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民族历史在歌声中存续
李采月//www.workercn.cn2014-07-20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演唱 资料图片

  3年走访拍摄,9个少数民族、11部长篇叙事诗,采集内容包括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彝族的撒尼语叙事长诗《阿诗玛》、阿昌族的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云南民族传唱艺术”项目,以现代音像技术记录下这些歌声中的传奇,让历经世事流转的民族历史在现代时空里绵延不息。

  民族传唱保护迫在眉睫

  云南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30%,创造了红土高原上珍贵的民族文化财富。他们在独特的山地农耕、宗教神话等文化生态中,孕育了一些优秀动人的神话史诗和民歌,并通过歌谣演唱流传下来。

  然而,如此珍贵的口头传唱艺术,其采集整理的过程却困难重重。“云南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很多偏远山区行车困难。比如红河哈尼族所处的哀牢山区,就是罕有人至的地方。而正是在这些地方,朴实原初的古老歌曲流传得最为完整。”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朝红说。

  唱诗继承关系薄弱甚至断裂、传唱人高龄化是摆在云南少数民族歌谣保护工作面前的另一座大山。据拍摄团队负责人介绍,在这些演唱者中,超过70岁的老人占了绝大多数,其中75岁以上高龄的就有7位。“彝族叙事诗《阿诗玛》的传承人毕华玉在我们拍摄完成不久之后便与世长辞。”谢朝红惋惜地说,“他是毕摩第六代传人,为梳理和传播彝族的语言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越艰难,越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去发现和保护。这些形式优美多样、内容丰富变幻的诗歌艺术,只有用音韵唱段表现出来才有了特别的动人之处。谢朝红回忆,在采集德昂族诗歌《达古达楞格莱标》的时候,一位老人实在没办法开口唱歌,在众人无助之际,有人提议换个环境。于是摄制组将行动不便的老人背到村头的一棵大树下。“说来也怪,”谢朝红说,“到了室外,面对大自然的开阔宁静,老人竟然开始平缓地唱了起来。这首诗讲述的是茶叶为万物之祖、日月星辰皆为茶精幻化而成的创世故事,在那样的环境下,听着这样生动大气的神话史诗,真的太美妙了。”

  歌谣中的文化密码

  诗歌是储存在民族文化里的基因,口头传唱的神话史诗更是生动鲜活的民族之源。口头歌谣的传唱不仅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走近一个民族、解读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途径。

  红河州哈尼族民间歌谣《四季生产调》是一部完整的哈尼生产生活教科书:它不仅完整再现了族人劳动生产程序和风俗画面,而且传授系统的梯田农耕技术和独特的生活习俗。“哈尼族没有文字,所以它的文化往往是靠记忆的方式流传下来,诗歌就是记忆的最好方式,因为有韵律,所以就用背诵的方式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王清华如是说。

  《遮帕麻和遮咪麻》是阿昌族的创世神话史诗,在艺术构思、形象塑造、比喻运用等方面都带着浓浓诗意,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传,该诗的传承人曹明宽得师父阴传。在师父归天后他大病一场,而后通得要领,获得认可。谢朝红说,“当时去到曹家请他唱诗,老先生先要祭拜先祖,然后才开始唱。”

  保护需要多措并举

  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很多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掘和保护,国家更是设立多个专项基金来扶持这些项目,“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便是在“国家民族文字出版基金”的支持下摄制完成的。“我们现在也准备做英文版的国际推广,并面对东南亚、南亚开展云南民族民间文化特别是传唱艺术的宣传。”谢朝红说。

  她在提到彝族史诗《梅葛》时说:“这个老太太(指传承人郭有珍)的学生非常年轻,二十多岁甚至更小的孩子都跟着学。”据了解,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马游坪梅葛希望小学以保护和传承梅葛文化为己任,小学课间操也是用《梅葛》为乐曲。“这是文化传承做得很好的地区,此外哈尼族的《生产四季调》和《哈尼哈巴》也传唱得较好,还设立了专门的传习所。”谢朝红补充说。

  传统文化保护的本质要义,在于维持和强化其内在精神,增进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贺学君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生命的全部秘密,在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护与其休戚相关的生态环境,也要保护其所依托的文化整体,更要通过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保护意识。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