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伪满皇宫建筑文化内涵分析
姚璐//www.workercn.cn2014-08-13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路5号的伪满皇宫博物院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遗址。作为伪满皇宫的主体建筑,同德殿是由伪满建筑局宫廷营造科1935年(伪康德二年)开始设计,由日本清水组负责施工。1937年6月开始建造,1938年末竣工,日本殖民者为了表示出“满洲国”是“中”日合璧、日“满”同德同心,因而取名同德殿。通过对此建筑的分析,从文化内涵上加以比较。

  同德殿建筑共分二层,采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建筑具有典型的“满洲式”建筑风格,作为日本殖民者为傀儡皇帝溥仪修建处理政务的场所,其建筑主体和室内设计受日本军国主义殖民思想的影响,多运用日本本国建筑式样和欧洲古典主义设计风格等多种元素,只是在某些局部建筑设计中采用具有中国传统建筑式样的设计符号,充分表明伪满皇宫建筑实质上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殖民统治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不折不扣的、风格杂糅的矛盾综合体。其矛盾性的建筑式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同德殿建筑主体屋顶采用庑殿顶的形式,庑殿顶又叫四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这种形式与北京的太和殿顶部一致。同德殿屋顶的瓦脊是日本式的,瓦筒是中国式的,在瓦头都刻有“一德一心”的字样。

  第二,同德殿在室内设计中,使用中国传统的装饰构件。如抱鼓石、雀替。抱鼓石一般是指位于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件,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抱鼓石这一建筑构件在伪满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帝国主义为体现其“五族协和”,在伪满公共建筑的室外及室内设计中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构件,抱鼓石就是在伪满建筑中经常可以看到的装饰符号。以室内空间为例,同德殿内部叩拜室门前台阶两侧布置一对刻有花卉纹样的石制抱鼓石。

  雀替位于出廊建筑的额枋与柱头交接处,自柱内伸出承托上部的枕木,起到减小枋的净跨度并加固构架的作用。雀替自宋代开始出现时,仅见于室内,至元代已经有了今天雀替的雏形。同德殿的室内设计中多处出现雀替这一建筑式样。例如:一楼叩拜室中柱子与梁的连接处采用雀替造型,雀替上雕刻回字纹和花纹,并上金漆,与室内整体装饰环境相协调;广间中二楼厅廊柱子与天棚连接处选用雀替的造型,颜色和花样与叩拜室中雀替一致,只是图案上下相反;二楼溥仪办公室内东西两面墙,装饰两根假柱子,柱子顶端使用木质雕花的雀替装饰。

  第三,同德殿室内空间中多采用中国传统的井口天花布置。“井口天花”用支条纵横相交,分割成若干方块,也叫井口,方块上覆盖木板,称天花板。天花板的中心圆部位绘龙、凤、花卉等各种图案,底色多用蓝色或绿色。伪满皇宫同德殿多数室内空间采用井口天花的形式,最为代表的叩拜室,使用中国皇宫传统井口天花样式,并漆彩绘,内部墙面没有延用北京紫禁城宫殿内部装饰繁杂、华贵富丽的装饰手法,而是运用西方古典主义造型香柏木饰面涂漆并贴锦布,地面铺设人字形地板,上铺中国传统图案的地毯。室内风格整体感觉不伦不类,像是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装饰符号拼凑在一起。

  第四,同德殿室内家具及陈设运用中国传统家具式样与西方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相结合。同德殿中溥仪使用的家具多是西方古典主义造型的家具,只有广间屋顶悬挂的4盏中国宫廷式大吊灯式样完全是中式的,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溥仪把铜链铝合金制的吊灯捐献给日本人制作武器弹药。同德殿中日本人精心设计的要数叩拜室中的宝座了,这只宝座花费三四千元伪币,在当时可谓花费惊人。宝座样式为西方古典主义造型,椅背上部金色飞龙造型,宝座的摆放并未像紫禁城中皇帝宝座布置是坐北朝南,而是坐东朝西。这是由日本关东军直接策划并布置,日本人认为“天皇是天照大神后裔”并且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宝座设置在东侧,官员在参拜溥仪的同时也在参拜日本天皇。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