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必须让常规制度这双“鞋”合脚
//www.workercn.cn2013-10-10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常规制度,表面看起来大同小异,没有多少差异。可有的学校因为有了这些常规管理,工作高效而有序;而有的学校却被自己规定的制度缚住了手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制约了学校发展。其中的奥秘到底在哪?如何让常规管理制度更好地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微妙也许就在咫尺间——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南橘北枳”说明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会发生变异。同样道理,一些教育理念和常规管理制度,由于学校所处区域不同,发展状况不一样,引进后也会产生“水土不服”现象。我在接触一些学校过程中发现,不少学校常规制度存在千校一面现象,校长和教师对此也持有不同看法。

  丢掉华丽却不适合脚的鞋子

  学校常规制度的制订、出台一定要注意适切性,不同的学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制度是不尽相同的。

  我在参观考察一些学校时发现,不论学校地处乡村还是城镇,无论学校是集团化办学还是只有十几个班级的学校,翻看他们的学校制度竟然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下正处于信息非常发达的时代,许多学校常常采用简单处理的办法,从网络上下载某个知名学校的常规制度汇编,以此作为自己学校各类制度的蓝本,觉得参照其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也一定会是成功的。然而,这样制订出来的制度应付检查绰绰有余,但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比如,当年毛泽东同志亲自拟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那个年代产生了巨大影响;再如,上世纪80年代,张瑞敏接手濒临倒闭的海尔企业时,员工人心涣散,打架、偷盗现象比比皆是,他上台制订的第一条制度便是“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无论是当年的“三大纪律”,还是海尔制定的“十三条规定”,其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当时制定制度时所依据和植入的理念与战士和员工所具有或愿意接受的理念高度一致。也就是说,员工认可制度所提倡的理念。“愿意接受”,是制度得以执行的根本力量。

  鞋子合不合脚,最有发言权的当属自己的脚。话说回来,如果脱离学校实际制订一些看似周全的常规制度,最终只会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穿着一双华丽却不适合自己的鞋子,与其脚痛还不如把它丢掉。

  常规制度要有一定伸缩度

  学校制度最忌讳束缚和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教师没有内在的积极性,便会缺乏主动创造的发展空间。只有当学校制度最大限度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时,才算达到了制度制定的预期。因此,学校的常规制度建设,特别是教学类常规制度,必须避免一刀切的现象。例如,由于教师的任教科目、年龄、对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等方面不同,备课制度的制订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差异性,不能为了方便检查和好看而采用一刀切。喜欢用电脑备课的教师可以编写电子教案,电脑水平一般的教师可以手写教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要备详案,优秀的教师则可以写简案,甚至对其实行教案免检。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会加减乘除不等于就会当小学数学教师,会唱歌弹琴不等于就会教音乐课,精通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师初次面对学生时同样会有束手无策的尴尬。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正因为如此,学校制订的常规制度不能像企业那样一刀切,过于量化和标准化评价。

  坚持把常规制度变成一种习惯

  “1月15日,召开年度工作会议;7月11日,高级职称评审考试和答辩;9月25日,全市中小学运动会;10月16日,培养良好习惯现场会……”这是魏书生担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时雷打不动的日程安排。“坚持把制度变成一种习惯”是魏书生的一条原则,他在担任局长期间号召盘锦市各中小学校学生每天做到“五个一分钟”,这一行动说简单又不简单,简单在于人人都能做到,不简单在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魏书生的这些管理举措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学校常规制度贵在守常。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数量的学校为了求新求异,为了制度之外的效应,往往喜欢搞一些花样翻新的噱头。其实,社会越是浮躁,人心越是浮华,就越需要教育者潜下心来,守住那份淡定和淡泊。

  (作者系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