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智慧与心性共生同在
刘金祥//www.workercn.cn2014-03-04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有人说,现代新的文盲是那些不懂电脑的人。我倒以为那些无修养、无情怀、无内在光辉的人才是新时代人文精神的失明者。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确在发生重要而深刻的转型,其良性发展的势头不容否定。但我们也要盯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文化心理危机中,一些作家和批评家在吸收西方嬉皮士反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吸收了传统社会江湖上的反文化资源,于是生发出一种粗俗、粗野、随意、无关切的审丑调侃语,宣扬一种没有精神建构、没有人格操守的浅薄油滑的“生存状态”,进而对庸俗堕落加以怂恿和纵容。

  不仅如此,反传统精神的解构策略还将其范围扩张到人类精神文化和心性道德领域。一些知识分子的心态出现了分裂和彷徨,成为现代人中那种具有文化而独缺“文明”的人。这类人一切时髦的东西都追逐过,一切“新”的时尚也了然于心,然而却似乎丢掉了作为现代人的根本即那些生命中的最朴素、最简单的原则,因而丧失了心性、公正、理想,这类人不能称之为现代人,甚至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因此,在因社会转型出现的“精神空场”中,我们能否提出一种新的精神形态或新的价值系统,以使现代人“单维”的精神得以修复和重建?能否在修身的个体心性建设中实现“新理想”的价值建构?

  知识分子只有回到个体反思的独立立场,以自己的精神品格、心性资源为唯一支撑,以新世纪的世界性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未来走向。作为学者,其使命在于必须从更高、更大、更远的视界来反观现实,不媚俗、不奉迎、不丧失心性情怀,对现实中的丑恶保持一种冷峻的文化批判态度。或许,这种真实有效的批判有可能使学者在人格独立中对社会境况发言,并在消隐人格面具和不文明言行、消除“神话”、减少“误读”的同时,纠正现代化中的负面效应,为现代人提供多种价值方案,在保持每一个体的独立判断、独立选择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心性情怀,达到心灵沟通和理性共识。

  但愿知识与心性共生。但愿个体内在陶冶与新理想建构同在。(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