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开展创业教育 培育大学生创业“基因”
孙大海
//www.workercn.cn2016-06-13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两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政策,并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进。一波又一波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复制与传播的边际成本递减、产业形态变革带来的机遇,加之创业门槛的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但是,对于是否鼓励大学生创业,则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大学生创业引争议 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大力鼓励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创业,让大学生的奇思妙想适时转化为生产力,并以创业促进就业。有些学校还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认为大学生创业不存在失败,不论创业结果如何,对大学生都是难得的历练。另一种声音认为不应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而是应当先就业,在基本适应社会之后再考虑是否创业。这部分人担心,鼓励大学生创业是否变成一种新的“上山下乡”运动。更有人忧心,刚毕业就创业会不会让父母一辈子辛苦的积蓄轻易打水漂。

  我认为,不论是否鼓励支持大学生直接创业,如果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即创造条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创业基因,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动手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将具有很强的正面效应。

  在当前的中国大学,学生严进宽出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学生经过中学苦读进入大学之后,发现大学生活如此宽松,于是,不少人未能把宝贵时间用在专业学习及提高自身能力上,也未能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及人生目标,毕业时面对强大的就业及竞争压力感到迷茫。

  如果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使其进入一种有效的创业训练环境,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前提下,将业余时间用于创业实践,其大学生涯将会呈现完全不同的轨迹。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会发现自己欠缺许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去学习、钻研、提高,从而倍加珍惜大学期间的分分秒秒。通过创业实践,大学生自身素质、独立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高,从而对进入社会充满自信。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学校有浓厚的创业氛围,必要的创业空间和配套条件,以及称职的创业导师。

  “专业”和“创业”结合 找准定位和方向

  创业教育和实践的前提是学生学好本专业的各科课程。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怀疑和质疑、勇于突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增强学生的创业兴趣以及通过创业实现理想的信心。与此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拓展学生的市场、经营以及风险意识,有效缩短他们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一部分人从“学生”变成“创客”。

  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基因的培育,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条件、创业环境、创业素质、创业法律知识等内容,特别是创业精神以及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创业文化的培育。通过营造合适的环境,让学生形成勇于创新、敢冒风险、自强自信、锲而不舍、善于合作、不怕失败的特质,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价值观。

  要培育大学生创业基因,应当把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各学科专业可以围绕本专业的发展趋势,突出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的专业教育,引导学生以自身专业为基础,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市场的需求,找准自己的创新创业定位和方向。学校可以通过理论知识教育、技能实训、成果孵化转化,构建全方位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训练营、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实践等方式打造整体创业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信心。可以通过校内选拔以及请进来等方式集聚足够的创业导师资源,对有兴趣创业的同学进行技术、管理、经营、市场、法律等方面的贴身指导。

  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充分整合资源,将校内教学设施、实验室及相关设备全面开放,使其由过去单一的教学及科研实验功能转变为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并与校外社会资源结合,打造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平台。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以充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创业实践 提升能力“没有失败”

  强调培育大学生创业基因,并不是鼓励所有大学生都去一窝蜂搞创业,尤其不能让学生形成创业就是为了发大财当大款的思想。创业,应当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之一。一些大学的实践表明,通过四年创业培训和实践的大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优秀,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普遍比较强,对走向社会普遍比较自信。华中科技大学的Dian团队就是这方面的优秀实践者。过去10年来,Dian团队先后招收了500多名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这些学生毕业后虽然只有不到10%的人直接创业,但没有创业的Dian团队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薪资水平以及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明显好于没受到创业培训的学生。

  目前,许多大学响应国家双创号召,建立了条件比较完善的众创空间,当地政府如天津市财政对认定的众创空间还给予重金支持。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个人素质和能力会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团队精神也会得到加强。如果得到一些创业企业的配合和支持,效果会更加明显。从这些方面来评价,可以说大学生创业“没有失败”。

  正视优势不足 辩证看待创业与就业

  应当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创业还面临不少挑战,主要表现在:不少大学生普遍缺少社会阅历、团队精神、实战经验、谈判能力以及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在面对困难、失败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容易彷徨、退缩。在一些地方,社会、政府和学校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制定及落实不到位、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在大学开展创业培训和实践,并不意味着受到创业教育的学生都应当去创业。对于那些在项目、团队、资金有了一定基础,对风险具有充分的承受能力,且对市场具有一定把握的大学生,选择创业能够更加充分地实现个人理想,体现自身价值,带动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就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于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暂时不具备上述条件,建议还是选择就业,待将来有了相应基础之后再考虑创业。(作者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