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观点摘编:让“不为”者“失位”
湖北咸宁//www.workercn.cn2014-07-21来源:江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让“不为”者“失位”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四风”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在“高压态势”之下滋生“鸵鸟心态”,因“怕出事”就“躲开事”,甚至干脆不干事。

  出现“为官不为”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些党员干部党性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不“落地”,“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事者容易被“放在火上烤”,多干反而多受指责,甚至出力不讨好;不干事者却能“高枕无忧”,不仅没有风险,而且容易捞到“好人票”。

  党和人民不允许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同样也不能容忍党员干部拿着工资不干事、站着“位子”无“作为”。各地应该围绕“奖勤罚懒”筑好制度的围栏,开出“督查问责”的药方,向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的干部伸出“关爱关心”的橄榄枝,送上“有为有位”的及时雨。对那些只想当官、不想做事、得过且过、看风使舵者,则应该当头棒喝,从而用制度的“硬度”确保为官有为,“有为”就“有位”,“不为”则“失位”,在全党上下形成“能干事者上、不干事者让、干不成事者降”的用人导向和用人环境。

  ——李炳孝(云南昆明)

  “电视问政”贵在解决问题

  有媒体报道,去年底至今,武汉一些区政府负责人在“电视问政”中承诺立即整改群众指出的问题,但一直未能兑现。不少人为此质疑:“电视问政”岂能问了白问?

  说白了,在台上“问政”之后,要紧的是台下办理。“电视问政”虽然和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但真正解决问题还要靠后期的务实处理,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如果“电视问政”仅停留在“背台词”或根本不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那么再好的“问政”利器也会变成“废铜烂铁”。

  “电视问政”要取得令群众满意的成效,至少要致力于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许下整改承诺之后,部门或官员就要立说立做、立行立改,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二是建立践诺监督机制,部门或官员承诺实现与否、质量如何,要有有力的监督手段,以倒逼“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万事贵在较真。不管是何种问政方式,只有处处较真,尤其是在整改落实上下真功夫,才能促使“问政”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切实改善政风行风上发挥出最大效用。

  ——邓子庆(湖北咸宁)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