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独家稿件-正文
口述实录:“让农民工子女共享城市义务教育”
——天津市南开区总工会主席杨志成谈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本报记者 白青锋 姜 明//www.workercn.cn2014-05-27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杨志成(素描:法明)

  ●杨志成 观点

  教育是民生之本,维护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各级工会履行维权职能的应有之义;是工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缓解实体经济招工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效招法;是改变由于教育不公平导致贫穷代际传递现状的切实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农民工随迁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已达1400万人。这些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关系到千百万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妥善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民心工程,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

  天津市南开区是天津人口大区和教育大区,也是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南开区有小学28所,在这些小学入读的农民工子女有6546人,占在籍生总数的24.18%。也就是说,每5名小学生中就有1名农民工子女;初中生有1613人,占在籍生总数的12.89%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南开区总工会及南开区教育局近年来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所做的不懈努力。在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中,南开区总工会把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和落实“同城同域同待遇”作为活动的着力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几天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天津市南开区总工会主席杨志成,请他介绍了南开区总工会在帮助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方面的有关情况。杨志成原为南开区教育局局长,调任区总工会主席后,他把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当成工会的大事来抓,并依托曾在教育部门任职的“优势”,与区教育局联袂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谈到工会如何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杨志成介绍说:

  首先是深入基层调研,形成广泛共识。为准确了解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情况,我们区总通过深入基层调研以及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全面摸底。据调查,尽管早在1996年,天津市就把随迁子女在津接受义务教育纳入教育总体规划,并制定下发了有关政策,但不少随迁子女因户口不在本地、人生地不熟等多种原因,入学问题仍成为困扰众多在津农民工的一大难题。为此,区总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并达成共识:教育是民生之本,维护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各级工会履行维权职能的应有之义;是工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缓解实体经济招工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效招法;是改变由于教育不公平导致贫穷代际传递现状的切实措施。

  其次是制定惠民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区总与区教育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意见》,规定随迁子女入学就读实行属地安置、属地管理。凡是“五证”即:暂住证、房屋租赁备案证或产权证、工作证、原籍户口证、免疫预防接种证齐全的随迁子女要确保入学;对具有小学正式学籍并连续上满两年以上的按本市学生对待,且享有优质高中初中部招生指标定向分配资格。区总将这些政策通过网站、报纸、电台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确保每位农民工的知情权。

  再有就是建立绿色通道,提供及时服务。我们开通了区、街、企业三级工会信息反馈、咨询服务、协调解难绿色通道,建立了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动态数据库,明确专人负责,公布服务电话,并在每年6月份集中开展随迁子女入学专项服务月活动。为落实服务责任,区总确定了三条服务路径,即:具有蓝印户口的随迁子女就学由户籍所在学校工会提供服务,各街道总工会、各社区工会为本辖区符合政策的零散务工、自谋职业的随迁子女入学提供服务,各企事业单位工会为本单位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就学提供服务。工会组织三级网络的情况汇总到区总,由区总协调解决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2012年以来,区总直接协调解决了22名随迁子女入学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加大落实力度,南开区总工会还将此项工作纳入“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目标考核并公开服务电话,区、街道总工会和三个工会联合会向社会公布农民工子女入学服务咨询电话。各基层工会选定1名工会干部负责此项工作,建立农民工子女入学需求动态数据库,确保每一位农民工子女同享南开优质教育资源。

  谈到如何整合资源,协调配合,最终形成“同城同域同待遇”教育模式时,杨志成解释说:

  我们区总设置了专项资金,扶困助学、奖优激励。一是通过区教育局设立的“师爱资金”,奖励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学生。目前已有464名随迁子女得到该项资金的扶助,扶助金额达46.4万元。二是区总开展了劳动模范与随迁子女“牵手助学”活动,仅市级劳动模范王淑云一次就捐出了积攒多年的劳模荣誉津贴1万元。区总用募集的善款作为奖学金,奖励了120名品学兼优的随迁子女。三是开展“多一点爱心、多一人成才、多一份和谐”与爱同行金秋助学活动,区总投入7万元,帮助家庭困难的随迁子女渡过难关。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农民工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家庭教育方法缺失,但家长们对子女的希望值很高。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把提升农民工家庭教育素质、营造健康家庭文化作为工会系统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邀请教育专家,根据随迁子女家长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观、价值观等实际情况,编撰印发了《明天的希望》农民工家长学校示范教材;积极配合区教育局在随迁子女就学较多的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并在区环卫局、福润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开办了“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子女教育学习大讲堂”,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广大农民工。

  针对随迁子女在学习、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还与区教育局联手推出了“阳光育苗”服务,增强农民工子女第二故乡的归属感。一是在有条件的学校成立阳光心理咨询室,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选聘心理教育教师,共同对随迁子女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二是开展阳光读书活动,区总投入近20万元,组织编印了1~9年级《阳光读书》课程用书,免费发放给随迁子女阅读。三是组建阳光兴趣小组,开展科技、体育、艺术等文娱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四是聘请校外科技教育辅导员,每月为随迁子女举办一场科技知识报告会,开发科技潜质,增强创新意识。

  农民工是新形势下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祖国和当地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享有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让他们与城里的孩子一起共同成长进步,共同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是工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谈到如何健全机制,积极打造公平教育环境这个话题时,杨志成说:

  为让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形成一种常态,我们与区教育局合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教育资源均衡机制。教育局每学年选派300余名重点学校骨干教师与南开区西部接受随迁子女集中的学校教师互换岗位,区总与教育工会共同加大培训力度,使不同办学水平的学校师资相互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建立健全教学水平提升机制。我们每年举办“南开杯”教师技能大赛和教师专业化考核,把做好随迁子女教育作为竞赛的重要内容。2013年,我们表彰了10位教育科研创新标兵。

  三是建立健全教研成果推广机制。我们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让随迁子女同享南开优质教育一片蓝天”有奖征文活动, 164篇征文中的64篇调研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及优秀奖。

  四是建立健全典型带动机制。为给随迁子女享受高考新政打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基础,区总工会和区教育局联合开展了创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同城同域同待遇示范校”活动,目前已有10所学校成为首批示范校。

  既然接收了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要真心关爱这些孩子,不仅要让孩子们有机会享受同等的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更要客观看待他们与城市孩子在家庭背景、环境教育、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诸多差异,担负起家庭教育缺失的部分,让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