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优化社区环境刍议
冯娜//www.workercn.cn2013-12-03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根据美国犯罪学家威尔逊和凯林提出的“破窗理论”,如果一个建筑物的一扇窗户损坏了没有及时修理,那么该建筑物其他窗户也会被损坏。一些小的无序行为如果不及时整治,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无序甚至犯罪。

  大量实践表明,犯罪往往是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是经过对具体环境进行心理判断和计算而作出的行为,可以说,外部环境与某些犯罪之间的关联是十分密切的。

  因此,创造更为安定的社区环境,依靠社区的力量、资源的优势,促进社区居民对犯罪预防的积极参与,有意识地组织社区监督,以环境改造激励更多的人自觉监督是十分必要的。而且,通过加强社区的内部构造、外部环境、财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增加犯罪难度,提高犯罪风险,降低犯罪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那么,如何优化社区环境?

  首先,加固犯罪目标。通过实际的具体细节,如安装有科技含量的防盗门窗,包括加密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指纹及视网膜识别系统装置,增加安全系数,使犯罪人实现犯罪目的更为困难。对于整个社区和居民的居住空间来说,可以通过门锁加固、庭院篱笆、入口电话和周围设置犯罪后不易逃脱的障碍等方式,对犯罪目标起到保护作用。

  其次,控制出入口。在易受犯罪侵害的区域入口处设置障碍,阻止潜在的犯罪人接近侵害目标,减少犯罪。如监控设备、保安值班等,一方面可以增加犯罪后被抓捕的机会,给犯罪人以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形迹可疑的人进入,防患于未然。

  第三,适度绿化,合理照明。在创造优美绿化环境的同时,保持视线的通透性也很重要,避免复杂的绿化空间成为犯罪人藏身之处。避免在住宅前种植高大树木,防止犯罪人利用树木攀爬;避免高大的树木成林布置,形成空间死角;适当修剪树木,以免遮挡视线。在照明方面,如果灯光过密过高,会产生刺眼光线,致使居民无法识别前方景物。应尽量选择暖色调或冷色调,避免选择红色绿色等给人以恐惧感的颜色。

  第四,保留公共区域,便于邻里守望。多设置庭院式的公共空间,增强住宅楼内居民的监视性;保留公共空间和运动场地,让社区的居民能够走出封闭和自我,互相帮助,聚集交流,在户外活动中既能融洽邻里关系,又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可以保持警觉、时时留意,降低犯罪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形成一种和谐的社区文化。

  总之,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虽不能彻底消除犯罪行为,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犯罪诱因。通过社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减少居民的恐惧心理,提高居住的安全质量。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