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这样的改革要旗帜鲜明地鼓励
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www.workercn.cn2013-12-10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转眼间,宿迁建市已经快20年了。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新宿迁在四个贫困县基础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10年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宿迁进入“兴市”阶段,GDP和财政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放在苏北它的经济总量直追连云港,放在苏南它的工业增加值直逼镇江。中心城市从无到有,县城面貌不亚于苏南一些富裕县(市)。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上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确实了不起。探究原因可以总结出很多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新宿迁一直高举改革大旗,大胆试,大胆闯,产生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宿迁的改革之路可以划分为二个阶段,形成二次高潮。第一个阶段是在建市之初,于2001年—2003年掀起的以四大产权制度改革为标志的改革高潮。第二个阶段是在2012年推出的,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以建立统筹城乡实验区为发端的改革高潮。

  第一个高潮的贡献是在全国最早完成干部“任前公示制”等用人制度改革,最早推进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社会事业改革。当时,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省委第十届五次全会决议专门写了一条:“允许和扶持宿迁市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争取更灵活的政策和做法,探索加快发展的路子。”这句话被宿迁作为尚方宝剑写到大牌子上,矗立在宿迁境内高速公路入口处最醒目的地方。作为配套措施,2002年宿迁进行全社会动员,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软环境治理。应该说这一高潮给全体干部群众洗了脑,为宿迁发展战车充了电加了油,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但是,宿迁市推进教改医改,变卖幼儿园和医院,在全国引起激烈的争议。从2003年7月12日至10月2日的短短时间内,央视《焦点访谈》三次聚焦宿迁。南方周末记者张立到宿迁进行了一个月的采访,写了一篇《最富有争议的市委书记》,被多家报纸转载。尽管如此,江苏省委省政府力挺宿迁,胡锦涛和习近平两位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于2004年5月2日和2009年4月21日视察了宿迁。

  第二个高潮是在十年之后出现,从2012年至今宿迁相继推出地票、科技创新券、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等多项改革举措。

  一是关于地票改革。长期以来,农村人力、土地等资源性要素单向流入城镇,搞计划经济时期是这样,搞市场经济也是这样,出现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状况。宿迁是农业大市,也是江苏贫困人口最多的地方,仅农村贫困人口有100多万,其中80%集中分布在泗洪县西南岗和宿城泗阳、泗洪县成子湖周边地区及宿豫黄墩湖一带。2011年,在三解三促活动中,时任宿迁市委书记现任江苏省副省长缪瑞林和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蓝绍敏,把进村住户直接安排在成子湖和黄墩湖两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域的农户家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了贫困区域老百姓的现实生存状况,痛下决心走出传统的扶贫路子,从制度上弥合城乡鸿沟,推出了“地票”改革制度。仅一年时间实施地票交易15期,成交红票5210亩、均价2.3万/亩,绿票8107亩、均价20.6万元/亩。地票交易全部用于农村土地整治。市里投资5.4亿元,一期64.5万平方米211栋6478套安置房已基本建成。三年内建成200万平方米安置房,80%农民集中到镇上居住。平均每户农民宅基地置换10万元,一步上楼,住上水电气齐全的现代化住宅。

  二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打造“四最”地区。今年初,宿迁明确提出“要把宿迁打造成行政审批项目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行政过程最透明的地区”的改革目标,制定出台了《宿迁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监管工作的意见》、《宿迁市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实施意见》、《宿迁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11个制度文件,初步构建了以《总体方案》为纲的“1+10”改革体系。做到三个前所未有,即研究论证之细前所未有,配套举措之多前所未有,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实现三个放权,即向市场放权,向下级政府放权,向社会组织放权。市级仅保留57项审批事项。

  三是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创新券”实践,将政府的财政奖补资金转化为“有价证券”,以无偿资助形式向企业发放,目前共发放7247.4万元科技创新券,1033家企业受益。创新券主要面对中小企业发放,从顶层设计上将创新方向、创新路径、创新投入决定权交给企业,实施的项目均以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突破技术瓶颈为目标,紧贴企业实际。这几项改革举措都在进行之中,还没有划上句号,但好评如潮,没有产生负面效应,更没有引起争议或非议。

  同样是这片土地,十年之间发生的二次改革高潮对宿迁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回过头来作个比较的话,可以认为十年前的改革是为了做环境,是为宿迁招商引资,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宿迁跨入“兴市”阶段做准备。十年后的改革是解民忧,着眼于利益格局调整和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为今后跨入“强市”阶段做准备。

  总结宿迁二次改革高潮,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一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江苏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构筑体制机制优势。宿迁建市17年之所以发展较快,变化较大,没有别的秘诀,就是敢于改,敢于试,精气神足。江苏处于改革开放前沿,一直走在全国发展前列,但是和广东等地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必须迎头赶上,不能坐等别人有了成功经验再去套用。

  二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阶段,江苏迫切需要树立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从改革主体看,社会多元化,矛盾多样化,局面复杂化,改一处益全局的改革举措很难推出。需要我们确立服从改革大局的意识,在注重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上下功夫,在制度安排和基层独创相结合上做文章。

  三是在改革既得到利益格局关键问题上,江苏迫切需要建立保护改革、支持改革、科学评估改革的机制。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克服一味求稳的守旧状况,消除各种不愿改革、不敢改革的思想障碍。宿迁的改革已先行一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契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今后加快发展插上了翅膀。对这样的改革,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和支持,营造出一个改革热情高涨的新局面。 (执笔人:申斯春)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