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文化走亲,走出文化大繁荣
——湖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叶辉 俞海萍//www.workercn.cn2014-04-08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湖州市文广新局要求,“文化走亲”要以“文”为媒,重在惠民;以“走”为要,重在交流;以“亲”为旨,重在共进。

  1.以文惠民:发挥多元主体活力,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马斯洛理论提出,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求之后,就渴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文化走亲”作为一项可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可以在企业、村、镇、县、市之间交流互动。相比于传统的“送文化”模式,它将传统结构中,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一元供给”模式转换成了上下、左右多元主体联动模式。

  在“文化走亲”中,群众从“观众”成了“主角”,成为“文化走亲”的生力军,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度和满意率。“文化走亲”因此被群众称为“人民群众的节日、开放交流的桥梁、文化惠民的盛会”。

  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虞文清说,“文化走亲”唤醒了农民的文化激情,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农村文化大舞台无法与城市大剧院相比,但承载了农民的情感记忆,是农民的精神和文化家园。

  2.以文聚才:破解基层文化资源匮乏,带动骨干和团队成长

  “文化走亲”使群众的创作欲得到释放,表演欲得到激发,带动了一大批文艺骨干的成长。以骨干带团队,以团队促作品,破解了基层文化资源匮乏的难题。

  5年来,湖州市已涌现出各类文娱团队900余支,文化示范户1170户,较“文化走亲”前分别增长52.6%、82.2%。这些团队规模不大,少则3~5人,多则15~20人,最多的江南红艺术团有32人。

  文艺精品生产与创作取得较大成果。创作了各类文化艺术作品1200余件,文艺节目400余个,获全国奖项近70件(项),涌现出《太湖之州》《蚕匾上的婚礼》《三张火车票》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德清文化馆副馆长张婕对农村文艺骨干培训班深有感触。以前,需要发动才会有人来,还得发点纪念品。现在文化馆的干部,经常被“预订”下乡搞培训,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乡村。乡镇文化站从看门守站向开门办站转变。她说,“文化走亲”在农村落地生根,调动着农民的文化兴趣。

  3.以文兴业:走亲带动非遗保护,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走亲”项目所依托的主要文化元素之一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像菱桶舞、鱼灯舞、蚌壳舞等特色传统舞蹈都通过“文化走亲”展示,一些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因此复活。

  “文化走亲”将群众动员起来,成为“文化矿工”,已有70多个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新生。这种群众文化团队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是一种文化自觉,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文化自信。

  安吉的“竹叶龙”、长兴的刘井狮舞等多次在杭州、上海等地“走亲”亮相;长兴“百叶龙”“巨笔书法”还参加了法国艺术节、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广场演出等。长兴的百叶龙公司,更是通过专业化管理、公司化运营、产业化推进,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打造成该县文化产业的金名片。

  长兴白岘十番锣鼓响了300年,掌门人俞炳如已85岁,十番锣鼓面临失传。2009年,俞炳如的儿子俞朝忠动员女儿、堂妹等10多名女性,组建了白岘乡女子十番锣鼓队,自己任总教练。祖孙三代,锣鼓声声。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从乡村小舞台走进了上海世博会广场文化周。

  4.以文化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黏合人文空隙。文化如水,“流”到一地,便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群众的思想理念、生活习惯、社会风气。“文化走亲”让文化真正“流动”起来。

  尤其是在外来务工者聚集的地区,多元文化的交汇,造成观念的显著差异,“文化走亲”提供了社会管理创新的良好途径,有效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文化普及了才会有生命力,当其成为农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真正扎下根来,文化建设才会牢固和持久。”湖州市文广新局的朱忠明具体负责该项活动,他认为,“文化走亲,越走越亲,是因为它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大众文化的沃土之中。”

  吴兴区织里镇有“童装之都”之称,本地常住人口10万人,在册外籍人口25万人,主要来自安徽省望江县。“新织里人艺术团”让新老织里人在同一个舞台上展示各自的文化,增强了彼此的了解,加强了新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淡化了“人在异乡”的情绪。如今,该艺术团有乐队、舞蹈队、戏曲表演队、腰鼓队等,有骨干60人,仅2013年就开展文艺演出60多场。2013年5月,“吴兴之星·走进望江”将“文化走亲”走到了新居民的原住地,将游子的思念和湖州人民的关心送到了望江。同时,湖州市图书馆举办了“文化走亲民俗风情展”,展示了外来务工者制作的家乡手工艺品,促进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湖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个关键环节。“文化走亲”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政府则从“主体”转为“主导”,专注做好服务、“搭台”工作。这背后的实质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1.政府“买单”保证“公共”性质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湖州市委书记马以多次强调:必须牢固树立“文化就是民生”的理念,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走亲”将活动主体下沉到基层,突出行政村与社区的主体功能与活力,符合中央“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精神,契合文化部“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要以小型、分散、多样为主”的要求。

  据吴兴区织里镇综合文化站胡刚介绍,一场“走亲”演出,活动的输出方主要负责组织、交通等工作,场地、灯光音响、用餐、安保等则由活动的接待方负责。每场演出会从政府的专项经费中给予演员50~100元的补助。“这些补助都是象征性的,演员自己的投入都不只这些,但他们都有正常的工作,参加演出更多的是为了获得精神享受。”如此,一场近两小时的县区内演出,政府只需投入2000元,一场跨县区的演出则只需3000元。

  “文化走亲”,从演出规模来看,都以小型为主;从时段上看,贯穿法定与民俗节假日;从覆盖面来看,实现了“由一位演员带动一户人家”的效应。仅2013年,湖州市“文化走亲”就有278场演出。小而多、广而博的特征,大大提高了“文化走亲”相对于一般文化活动的运作效益。

  2011年,浙江省文化厅启动全省的“文化走亲”活动,并将该活动纳入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给予每年600万元的专项扶持,湖州市政府又每年给予专项经费120万元,这为“文化走亲”提供了物质保证。

  “文化走亲”影响力的扩大也吸引了市场力量的介入,如国家级非遗项目百叶龙产业化经营的成功运作,就是很好的例子。部分企业家看到了“文化走亲”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也积极赞助演出。但从目前来看,社会资本仍以公益性质为主。由于演出成本低,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尚足以满足需求,湖州市暂无大规模引进市场力量的计划。“在财政可支撑范围内,只有政府‘买单’,才能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和‘服务’性质,也才能最大发挥惠民作用。”湖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宋捷说。

  2.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资源

  “文化活动要做百姓所需,百姓所愿,百姓所能,百姓所喜。这样‘走亲’就有了动力。政府做好后勤保障,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湖州市委宣传部部长胡菁菁说。

  如何充分整合现有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是政府需要面对的命题。目前,湖州市所有乡镇都已基本建成拥有一定场地设施的综合文化站(中心)。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场馆为主体、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重点、村级文体活动室为依托、农村文化示范户为补充的农村文化阵地网络,此外还新建百姓文化大舞台700余个。

  2013年来,湖州市在实现全市900余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以村村“有文化礼堂、有展览展示、有文体团队、有文化走亲、有礼仪传习、有素质培训、有村规民约、有长效机制”的“幸福八有”来推进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共享。湖州希望通过2013年至2015年3年的努力,确保全市300个行政村都能实现“幸福八有”。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陈瑶指出,“文化走亲”有现实基础,“送文化”“种文化”和“创文化”三者结合,是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经验。“文化走亲”有实践范例,它打造的开放式活动平台,激发县区、部门、单位和群众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创新“种文化”载体,促进了民间文艺创作繁荣,有效发挥了基层文艺骨干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区域间文化交流互动。

  3.打造立体式文化联动平台

  随着发展的逐渐深入,“文化走亲”在内容上也更加丰富。歌舞、戏曲、小品等单纯的文艺表演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求,书画、摄影等视觉艺术展览和非遗展示、主体论坛等多内容、多主体的组团“走亲”、联动“走亲”应运而生。如湖州市博物馆通过“大手拉小手”,与故宫博物院“结亲合作”,开展了赵孟真迹回归湖州等一系列高端书画展览。

  此外,“文化走亲”还与其他群众文化活动、农事活动相结合,达到共享资源、扩大影响。比如长兴县在不同的季节会举办红梅节、花木节、樱桃节等“一月一节庆”活动。“举办一个节庆,带动一方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农事节庆已成为长兴农民的盛会。“文化走亲”就在节庆期间组织走访演出,既利用节庆活动扩大了观众规模,又丰富了节庆活动的内容。

  “文化走亲”从单纯的文艺演出,变成了多主体的立体式文化联动平台。为了便于推广,湖州市成立了领导小组与办公室,从年度计划、经费保障、项目策划、绩效考核等方面指导全市“文化走亲”的开展,同时统一各地活动的主题词和徽标,形成了一整套简单方便的运行模式,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推广性和可复制性。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陈斌彬认为,“文化走亲”立意要放眼“长三角”,要促进文化产品流通,要探索“走亲”区域内资金的高效使用。他提出,是否可以探索成立“走亲”联盟,加大“文化走亲”活动的覆盖面。

  “五年来的‘文化走亲’历程,使我们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只有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的多元参与,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宋捷认为,“也正是通过‘文化走亲’的探索,政府逐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学者谈“文化走亲”

  “文化走亲”走出欢乐祥和的文化中国

  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黏合人文空隙。“文化走亲”是一条文化纽带,在湖州的科学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缓解了城乡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而且塑造了城乡新的公共空间、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和共同体生活。

  “文化走亲”体现出当地政府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履行方式。从单向的“文化下乡”转变为交流与互动的“文化走亲”,湖州突破了城乡分割、区域分割,唱响了公共文化之歌。

  ——郁建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文化走亲”开创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式

  “文化走亲”原是湖州市县区文化单位打造的基层文化活动品牌。在多年的文化创建活动中,“文化走亲”经历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创文化”的重大转变,见证了其从群众性的自娱自乐到政府买单的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惠民”工程的质的飞跃。这种转变与飞跃开创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崭新形式。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