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周永生:一条主线彰显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
——访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副校长周永生教授
//www.workercn.cn2014-08-05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的话

  为推动全省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具体工作部署,切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本报记者围绕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约请省内部分专家进行系列解读,供学习参考。

  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最大公约数

  辽宁日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分十二个专题,也可以理解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涵盖十二个方面内容。您认为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什么?

  周永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既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线,也是系列重要讲话的主题,讲话其他方面的内容都是着眼于这条主线立论、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也是为这条主线服务的,是这条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认为搞错了,应该回归传统社会主义。也有人主张应该搞西方多党制,搞“宪政”、“公民社会”,以西方的“普世价值”作为核心价值观。对此,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回答很明确,即:我们既不走过去那种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表明,社会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有适合各国情况的统一模式,有的只能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各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坚持和发展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的探索和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准确定位。而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与否的标准,就是看这条道路是不是可以实现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同时,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最大公约数。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衡量和检验当前一切工作的标准和尺度,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从总体上把握讲话的内在逻辑和科学体系

  辽宁日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涉及领域广,但涉及的每一个专题甚至单篇讲话都自成一体。您认为应怎样理解系列重要讲话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周永生:《读本》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十二个方面,对讲话精神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概括,为我们掌握讲话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提供了重要参考。讲话在这些方面阐发的一系列思想观点,每一个方面都自成体系,独立成章,同时,这十二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内容。要融会贯通地学习理解,注重从总体上把握讲话的内在逻辑和科学体系,把零散的感性理解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真正掌握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讲话的思想精髓。

  就系统性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又有实践的总结与发展;既有立足于发展全局的宏观认识,又有着眼于操作层面的具体部署;既有浑厚的历史底蕴,又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提出的方向、理论、目标、措施构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体系,是高度的政治性、理论性、系统性与针对性、指导性、贴近性的有机统一。

  就整体性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所有领域,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成果,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跃上了新水平,我们党在创新实践催生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指导创新实践的良性循环上达到了新高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新境界。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情感认同

  辽宁日报:针对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您怎样理解讲话对于新时期统一思想和推进工作的重大意义?

  周永生: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应该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引领者。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状况关系到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大多数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些干部或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信心不足,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或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遇事“问计于神”;或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上态度暧昧、消极躲避;或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原因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党员干部面临的考验更严峻。加之我们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松懈,重处罚轻预防,党员干部教育重表面轻心理、重形式轻内容,同时还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主观原因是理想信念缺失,对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认识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心里迷茫。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关键是要引导干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要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尤其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使干部真正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深入开展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帮助干部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深入开展国情世情教育,引导干部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中鉴别优劣、看清趋势,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开展道德品行教育,在辽宁省关键是要开展党员干部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教育和领导干部政德教育。一是开展政治品质教育,主要是认真学习党章,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教育。二是开展政治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干部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对上对下讲真话,面对大是大非能够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进行斗争。三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要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干部追求高尚情操,维护公平正义,忠实履行职责,坚守道德底线,远离低级趣味。四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引导干部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捍卫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性,防止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

  辽宁省委党校是我省党员干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精神,我们所有主体班次都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作出具体教学安排。以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理论武装、党性锻炼、现场体验等教学模块,帮助党员干部夯实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的思想理论基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

  □本报记者/谭 怡/史冬柏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