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梁晓声:用行动温暖社会
//www.workercn.cn2014-08-05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读懂了梁晓声的作品,就能读懂他这个人。”一位媒体同行得知记者要采访梁晓声,说了这句话。

  梁晓声的作品,处处体现着人文意识、平民本色、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慢慢品读,犹如跟一位朋友谈心,他告诉你自己的阅历、爱憎、情感,真实而坦诚。对话梁晓声,更觉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他像一棵大树,扎根于最朴实的土壤里,吮吸着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乳汁。

  内心宁静

  “他们的大脑仿佛被网络之网罩住了,好比枝上的青果被网套扎住了。对于那样的青果,网套多大,它便只能长到多大。它的果皮上以后将永远印着网套的罩痕……”前不久,梁晓声发表了一篇关于网络的文章。记者与他的对话,开始于他对网络的看法。

  “网络上碎片化的东西,或许不能跟一本有用的书相比。”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梁晓声刻意不用电脑,内心始终坚持对文字的“洁癖”。这份“洁癖”,甚至让他在2012年底关闭了坚持多年的博客。“我并不是特别喜欢交流的人,博客一直是别人在帮忙打理,关闭也没关系。我并不需要所谓的粉丝,读者看我的书,即是与我的一种交流。”

  文章是流淌于心底的小河,是一个人对社会、对经历、对情感的真实写照。对梁晓声而言,写作其实是一种单向诉说,没有一丝强加于人的动机。怎样理解他的小说,是否接受,能否认同,读者均可自由支配。

  还有一件事梁晓声一直在坚持——不搞签售活动。长期以来,许多出版社都希望邀请他出席签售活动,还有人告诉他:“做签售能多卖上万册书。”他始终无动于衷。“喜欢我书的人自然会买,多卖一本少卖一本又能怎样?我还是我,不会变。”作家需要宁静,梁晓声心中的那条小河静静流淌,写作就是写作,没有其他。

  为什么钟情于写作?面对记者的提问,梁晓声把原因归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质”。“我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爱好文学。”梁晓声最感谢在黑龙江建设兵团的日子,因为兵团有文学创作学习班,兵团发现了他,把他纳入到这个班里,激发了他本能的创作欲望,这也是他迈向文学的第一步。

  讴歌善良

  梁晓声是一位被打上了鲜明时代烙印的作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凭借《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作品,成为知青文学颇具代表性的作家。30年后,他再度提笔创作了电视剧《返城年代》。梁晓声坦言,电视剧中的男主角身上有他的某些影子。“我想把自己所经历过的特殊年代,通过电视剧把记忆呈现出来,让年轻人了解那个年代,就这么简单。”

  其实,写书是一件苦差事,但梁晓声热情不减。他喜欢留意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渴望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友善。

  梁晓声写作是为了“载道”,这个初衷始终没变。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一直关注人物心灵、展现内心世界、呼唤真善美。“我理解的文学艺术使命,是把‘生活应该是这样、人性应该是这样’表现出来,从而使生活变得更好,使人变得更善良。这是我创作的原动力,哪怕我的作品只能影响很少一部分人,这也足够了。”

  “我父亲有个小木盒,哪怕在路上发现一个钉子,他也会捡起来,放进盒子里。”学会珍惜,这是父亲对梁晓声的教育,这种教育或许没有意识,却让他难忘。直到现在,梁晓声家里放着一个小木盒,平时路上发现的东西,哪怕是一根铁丝,他也会捡回去。父亲身体力行让他懂得《朱子家训》中所说的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也正因为如此,梁晓声自称是“生活非常寡味的人”:“我的一日三餐可以简单到只有粥、馒头和青菜。”

  因为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创作,这位生活中有些寡言的作家,更多地选择用文字来表达对家人的爱。在小说《父亲》中,梁晓声用两万余纪实性的文字,为他的父亲、一位农民出身的新中国早期的建筑工人立了一篇小传。

  梁晓声告诉记者,写亲情题材的作品,不仅是对父辈的思念和感恩,更因为他们身上深烙着那一代人的印记———在贫困中承担起责任和义务,默默忍受着生活的艰辛,用双手养育家庭,体现了中国底层人民的精神品格。“现在生活变好了,衣食无忧,而自己吃了那么多苦的父母亲,和这些好生活都没沾上边就离世了。”

  话音刚落,梁晓声将头转开,望向窗外,沉默不语。

  多年来,梁晓声创作的小说、散文、杂文、社会时评、影视作品等已有2000多万字,由于长年累月以手写的方式在稿纸上“爬格子”,他的颈椎病一再加重。作为一种载道的文字职业,作家背负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和使命,梁晓声对此深信不疑。

  真情教学

  6月12日,听说梁晓声来了,兰州大学礼堂座无虚席。

  梁晓声不急不缓走上讲台,他穿着一件咖啡色薄棉衣,衣着朴素,说话轻缓,用娓娓道来的口吻作了题为《文学创作与生活》的专场报告会。原本两小时的讲座,超时近40分钟。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的目光仍落在他身上,不愿离开。

  这一天,梁晓声被聘为兰州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他风趣地表示,自己也算“半个兰大人了”。“能做他的学生真幸运。”坐在记者身旁的一位大学生激动地说。

  2002年1月,梁晓声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任教,走在校园里,他和其他老师并无两样,而他的备课,比一般人更用功。“有没有准备学生一听就听得出来,我一般提前两天就开始备课。讲什么,怎么讲,都要思考清楚,任何人不能打扰我。”

  尽管行事低调,但对听过他课的大学生来说,梁晓声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一位学生告诉记者,课堂上的梁晓声丝毫没有知名作家的架子,课堂气氛活跃有序,旷课的学生很少。“我不是一个特别喜欢点名的老师,因为学生一多,点一次名十几分钟,上课时间受影响。但有时候会突袭点名,临近期末突然来听课的人,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梁晓声轻声一笑,难得幽默。

  梁晓声坦言,学生有两种,一种是应试型,还有一种学生,他大脑的思考区被激活了,这样的学生才像大学毕业的学生。“教育的关键是学生毕业后是否变聪明,而不仅仅为了让他们拿文凭。”

  尽管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带本科生,以前的学生还是经常跟梁晓声联系,聊他们的现状。“作为老师,我不会要求他们毕业后一定要从事跟文学有关的工作,只要他们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梁晓声的嘴角又一次微微上扬。

  祝福祖国

  从2003年开始,梁晓声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参政议政,如今有12个年头了。此前,他还担任过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无论作为作家、教师,还是政协委员,他一直坚持做好自己,真实而恳切地表达自己的声音。

  写提案是梁晓声最直接的履职方式。他认为,写提案跟写作有相同之处,都是希望这个社会更加美好。“我不能光谈本行业的问题,更喜欢把目光转向社会现实。”梁晓声说,多年来,他的提案似乎总是跟文学不沾边,反而关注社会公平、分配体制、社会法治建设、城镇化等百姓民生问题。

  “政府工作中如果存在某些不足和问题,政协委员应该坦率提出,并及时反映公众的希望和诉求,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梁晓声不是提案大户,每年提交的提案都在3件以下:“数量不是重点,当委员要有责任感,要提出真知灼见。”

  深居书斋并不意味着脱离生活,梁晓声的提案线索来自他的社会实践或观察。“正如在我所居住的小区,居民生活觉得不方便的地方,我也能感觉到。”并不是每一件提案都能很快被落实,梁晓声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许多问题可以逐步解决:“比如提高个税起征点、开设农村医保社保、取消农业税……我敢说,很多好政策出台的背后都有政协委员的辛勤汗水。”

  “新中国成立65周年了,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我是见证人,深有体会。”一张小小的委员证,对梁晓声来说并不是荣誉,而是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正如他所言:“我是和共和国同龄的人,对祖国的感情跟年轻一代比起来更浓烈深沉,祝福祖国明天会更好。”

  梁晓声简介

  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

  出生于1949年9月22日,与共和国同龄,祖籍山东。1966年初中毕业,1968年下乡,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1977年毕业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2002年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教。曾获全国师德标兵、北京教育界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小说代表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父亲》、《雪城》等。电视剧代表作:《年轮》、《知青》、《返城年代》等。社会时评:《郁闷的中国人》、《忐忑的中国人》、《中国生存启示录》、《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