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弘扬时代主旋律 传播社会正能量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代表发言摘登
//www.workercn.cn2013-11-09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已于10月25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9件作品获奖。11月7日,本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在京举行。本报今天特别摘登人民日报、新华社、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四位获奖代表的发言,供读者学习参考。

  成就报道要有“辩证思维”

  ——《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写作体会

  非常感谢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这一殊荣,再次授予任仲平文章。对我们来说,这种厚爱,包含着更多期许,也意味着更大压力。在观念多元多样的今天,党报政论的吸引力、说服力在哪里?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上,主流媒体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正如张研农社长所言,每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的任仲平写作,都是对一段历程的概括总结和凝练升华,也都是对写作者思想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巨大挑战。担负这次任仲平写作的,是人民日报评论部。这篇刊发于十八大前夕的大型政论——《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写的是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对写作小组来说,从怎样的角度切入,才能呈现这十年的本质特征,反映这十年的巨大进步?以怎样的方式展开论述,才能更好地对接宏观成就和人们的微观感受,进而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

  换句话说,对于横跨十年的成就报道,怎么写,才能避免就事论事的枯燥沉闷、甚至过分“拔高”的空泛空洞?写什么,才能在情理交融中赢得读者的信任、激发人们的信心?

  “信心、信任”,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对这一主题,评论部主任卢新宁提出,不要先入为主给出结论,而应将笔墨集中在这十年的历史性跨越与关键性突破上,以理性统筹论述,用文明说服读者。实践证明,这种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文章发表后,无论是在网络、传统媒体公共平台,还是在十八大代表驻地和小组讨论会上,都受到高度评价。有人说,被文章深深打动了、说服了,有的代表在发言中成段地引述文中内容,中央领导称赞为“十八大主题宣传的扛鼎之作”。

  回顾文章写作过程,如果说有什么心得,那就是努力体现“辩证思维”,突出以下几个意识:

  一是“全球意识”。“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是这篇任仲平文章的一个鲜明特点:自始至终都把中国道路的十年探索,置于全球背景下考量。没有对比,就没有发现。将国内改革发展的成就,放到世界坐标中去讲述,才能看出变化、显出分量。而从国际视野引入第三方视角,全球格局中中国分量日益凸显、中国的发展令世界惊叹等事实得以客观呈现,不同道路、社会制度的对比和反差跃然纸上。“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正发生着许多美好的事情……这些物质条件具有真实的道德价值,不承认这些成就是不诚实的”,这些来自外部世界的评述,大大增加了论述的客观性和读者的接受程度。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成为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是“问题意识”。成就是在前进中创造的,问题也常常是在前进过程中产生的。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敢于正视问题、谈论问题,才会让人民对我们党更有信心。刘云山同志指出,宣传报道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主流媒体做成就报道时最应具有的意识。任仲平文章这几年的一大转变,就体现在“问题意识”上。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文章充分论述转型碰撞期、特殊敏感期、危险高发期的矛盾和风险,透彻分析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背景下治国理政所遭遇的掣肘与挑战。围绕问题写,“转变”越是势在必行,成就越是来之不易,道路越发彰显意义,从而增强“走自己的路”的信心。

  三是“分寸意识”。一方面,成就要讲深讲透;另一方面,许多改革创新的探索还在过程之中,如果话说得太满、弦绷得太紧,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规律,更达不到传播效果。高度上去了,调子则要沉下来。文章在感叹历史进步的同时,不忘提及“我们仍觉不足”;在谈到中国政府信任度再次排名全球第一时,也提醒思考“如何做才能不愧对人民的信任”。这样的分寸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展现出我们党“清醒的执政自觉”,更增进了信任和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管总结成就,还是解决问题,只有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中观察,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里考量,既体现正面宣传为主,又考虑“时度效”要求,我们的宣传报道,才能有理性而持久的力量,才能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和资源。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期望值上升的挑战”。对于党报评论人而言,这种挑战,既源于读者的更高期待,也来自对使命的体察担当。我们需要加倍努力,以不辱使命、不负期待。(人民日报 范正伟)

  好新闻永远是用脚走出来的

  就在我来到这个会场不久前,甘肃定西农民王永瑞托老乡给我们捎来话,就8个字:“树种活了,感谢你们。”

  其实,应该说感谢的是我们。是王永瑞和他的乡亲们,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扶贫事业的艰难和“三西”人民群众的可亲、可敬、可爱,同时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没有他们生活、奋斗的那片贫瘠而深厚的土地,就不会有今天被授予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长篇通讯——《“三西”扶贫记》。

  甘肃定西、河西,宁夏西海固,并称“三西”,曾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曾经评价“苦瘠甲于天下”。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专家的结论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然而,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2012年,新闻单位“走转改”活动深入推进之时,恰逢“三西”扶贫30周年。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决定,由他本人牵头采写一篇重点报道,倾情讴歌“三西”人民不甘命运、顽强抗争的可贵精神,以此折射改革开放以来华夏大地沧桑巨变的时代风云。

  贫困,是当今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三西”扶贫,作为世界反贫困斗争的成功范例,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性题材,而是有可能写成一篇具有世界意义的新闻精品。

  好新闻永远是用脚走出来的。2012年2月8日,西北还是严冬季节,我们踏上了冰雪覆盖的“三西”大地,连续采访53天,行程1.1万公里,途经20多个市、区、县,采访近200人,记下采访笔记约50万字。

  从军同志带领我们采访时,所到之处平均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他头疼、胸闷,夜里睡觉甚至要醒来十几次。但是,蜿蜒曲折的乡间土路,洒满阳光的农家小院,尘土飞扬的市场,低矮的蔬菜大棚,弥漫着鸡粪味的鸡舍,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扎根基层,让我们捕捉到了老汉王永瑞那样的动人故事——

  王永瑞所在的定西市安定区白碌乡,是“三西”的极旱区之一。为了改变家乡面貌,王永瑞一头扎在山沟,孤身一人种了30年的树。

  太旱了,他种树成活率只有十分之一。梨只能长到核桃大,涩得很;而杏子,一开花就谢了。

  死了种,种了死,死了再种。在这苦痛的轮回中,王永瑞老了。原来能担两只大水桶,现在只能挑两个小罐罐去浇树。

  我们问:种一棵死一棵,有意义吗?

  这个72岁的老人忽然掩面痛哭:“种不活树,死了我也闭不上眼。”

  当时,现场所有人都哭了。从军同志拿起纸巾,轻轻地为王永瑞擦去眼角的泪水。

  那一刻,我们深受震撼。

  直面苦难,坚忍不拔;一息尚存,奋斗不止——这,就是“三西”人。

  带领村民推平梯田的村支书瓦广吉、唱着《流浪歌》外出打工的养鸡女状元陈云花、“洋芋书记”李旺泽、用自己的彩礼给哥哥当学费的黑妹、自编自拍电视剧的农家女柳云霞……每个“三西”人都让我们震撼、深思、感动。

  就在这样一种感动中,从军同志带领我们12易其稿,写出了《“三西”扶贫记》。这篇通讯被1200多家中外媒体刊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甘肃、宁夏的干部群众说,新华社记者轻车简从、长途跋涉,用自己的双脚和赤诚的心丈量“三西”扶贫的厚重,描绘了一幅“三西”扶贫攻坚的历史画卷,抒写了一曲扶贫壮歌。

  特别让我们开心的是,《“三西”扶贫记》报道的很多“三西”百姓和我们成了朋友。当地政府帮王永瑞把水管接到了山上,他新种的树终于活了,开心地托人给我们带来喜讯。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