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治理“霾毒”应从源头管控做起
//www.workercn.cn2013-12-03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受区域雾霾及静稳天气条件影响,上海连日来出现重度污染天气。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污染大户,他们将怎样治理雾霾?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在南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内,实验室主任冯银厂教授告诉记者:“在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的状况下,如果再不治理,京津冀地区的‘重污染事件’将会更多;即便治理措施完全执行,5-10年内空气质量也无法根本好转。”他话锋一转,“但只要我们拿出决心,排除‘霾毒’的日子一定可以到来,决心越大,那一天就越近。”

  京津冀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易引发空气污染

  为何近年来每逢冬季,京津冀地区都会迎来严重的雾霾天气?冯银厂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从自然条件上看,京津冀地区因太行山等山脉阻挡,处于背风区,一有污染便容易聚集;华北冬季降雨较南方稀少,加上植被覆盖率低,污染物必然“漫天飞舞”;从人为活动上看,此处重工业发达,再加上冬季供暖需要,燃煤量集中。“烧得多本来没事,关键是排放不达标。”冯教授以冬季供暖为例,“光在市区实现能源清洁利用还不够,城乡结合部大多自己家烧锅炉供暖,这些没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低空排放的锅炉就形成了密度极大的超级污染源。”

  他将颗粒物看作区域内首要污染物,这些颗粒物的来源主要包括:机动车、燃煤源、工业烟粉尘和城市扬尘。不同的城市又有着不同的污染特点:北京的PM2.5占PM10的比例是80%,天津是60%,唐山市50%。“相对唐山来说,北京的空气污染源更为复杂。”冯银厂说,“经过数年来的治理,北京的高污染企业基本绝迹,市区的集中供暖也进行了‘煤改气’,燃煤和工业污染主要源自此区域其他地区的输送,但北京的机动车尾气以及城市扬尘要比周边地区严重得多。”

  中央财政拨款50亿治理大气污染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各地联手打响了一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省市纷纷出台《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京津冀的空气污染问题被重点关注。日前,国务院公布被称为“国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京津冀直接点名;随后环保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中央财政已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这一系列的新政跟过去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最重要的便是源头控制成为战略方向,对矿、煤的消耗量目标定为‘净减’而非‘控增’;而具体指标用数字量化,要求十分严格;同时实行环保问责制,将空气质量和乌纱帽挂钩”。冯教授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要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等指标的权重,之前环保措施落实不彻底、污染死灰复燃等现象的出现,就是部分官员只以GDP为导向,“治理污染光靠中央说不行,关键还看各城市一把手的态度”。

  让更多公众参与环保工作

  最近几年,严重的大气污染对社会民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尽管持续性雾霾天气是气象原因造成的,但如果空气中没有污染物,也不会造成这种天气。

  “自然条件无法改变,人为活动却可以控制。‘国十条’强调环境保护要为经济发展服务,而不是相背离,这就明确指明了方向。”他建议,未来,京津冀需改变能源结构,煤炭集约给清污能力较高的电厂使用,城市使用电源代替煤炭,从源头上控制燃煤污染,此举还可以消除天然气供应量不足以及成本高昂的尴尬;从监管上来说,由于污染源越来越复杂,各地区、各部门要协同作战,避免扯皮;还要让公众参与进来,每个人都不应该和污染防治脱离干系。

  冯教授直言,国家对大气污染做的宣传还是太少,公众根本不明白污染包括哪些、有什么危害、来自哪里、如何控制。“发动老百姓一起参与,那污染行为便无处藏身”。 本报记者 赵征南(本报天津12月2日专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