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百团挥戈遏逆流
——纪念百团大战74周年
//www.workercn.cn2014-08-12来源: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提要】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

  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光辉的一页。

   ●“百团大战”所留给我们的伟大抗战精神,

  以及不畏强敌主动出击的胆识与气魄,依然具有不竭的生命力和现实的针对性,依然是凝聚全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

   【编者按】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伟大的抗战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抗日战争中,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军事和政治地位以及经济条件,使其处于全国抗战的战略重心,并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主战场,许多影响抗战全局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山西。为弘扬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全省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我们特设“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专栏,从即日起陆续刊发评价山西抗战的理论文章,敬请垂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出了这样饱含深意的话语。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光辉的一页。

   74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在沧桑与震撼中,沐浴历史的阳光,聆听历史的告诫,让历史照亮现实,让历史警醒未来。

  国难下的阴霾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1940年,由日本一手策划,在南京成立了伪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所谓沿用的“国旗”上,特别写上了“和平反共建国”字样;1940年,日本再次组成好战的近卫内阁,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做准备;1940年夏,日本利用德国在欧洲推进,英、美无暇东顾的机会,加紧对国民党施行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降;美英政府继续推进姑息、怂恿的绥靖政策,牺牲中国以换取自己的利益。同时,日本加强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推行“囚笼政策”,使敌后抗日根据地受到严重威胁。

   一时间,亡国、投降的论调和指责共产党“游而不击”的言论甚嚣尘上,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遭受严峻考验。

   “东方慕尼黑”的乌云笼罩中国大地,妥协、分裂、投降的逆流涌动。危急时刻,我华北军民在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在华北敌后发动对日军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内忧下的出击

  1940年8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了粉碎日军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我华北八路军所部在彭德怀、左权、刘伯承、聂荣臻等的策划和指挥下,组织了105个团的兵力,发动了以破袭日军在华北的重要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进攻战役,史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于1940年8月20日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正太铁路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日军在正太铁路沿线驻有独立混成第4旅 (也称片山旅团,其司令部驻阳泉)全部,独立混成第8旅、第9旅(司令部分别驻石家庄和太原)各一部。“百团大战”波及晋、冀、察、绥、热等华北省区大部敌占主要交通线。仅战役第一阶段,就使日军在华北的所谓“钢铁封锁线”正太线三分之二被破坏,交通瘫痪,中断通行达一个月之久。其间,尤以阳泉境内的狮脑山战斗最为激烈,日军片山旅团司令部纠集各部兵力,并武装了在阳泉的日本侨民,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多次强攻狮脑山,我八路军两个团的将士们,冒着日军的狂轰滥炸和施放的毒气,克服阴雨连绵和给养紧张等重重困难,凭险阻击,与日军反复拼杀,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进攻,坚守阵地六昼夜,有力地支援和掩护了正太路阳泉至寿阳段的破袭。

   3个半月中,我敌后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万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万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破坏桥梁213座、火车站37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从歼敌(日军)数字看,八路军独自发起的“百团大战”不亚于1939年蒋介石部署全国十个战区71个师发起的对日冬季攻势的战果,如果加上歼灭伪军数字,八路军的战果还高于国军全军在冬季攻势的歼敌数字。

   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其作战记录中也承认:“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

   聂荣臻在答 《抗敌报》记者问时说,“百团大战”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是我党我军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的主动出击。这一击,在战略上有力阻击了日本的诱降政策和“东方慕尼黑”阴谋,打击了妥协、投降、分裂势力,用事实反驳了国民党顽固派对我党我军“游而不击”的污蔑,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客观上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

   当然,“百团大战”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也付出了重大代价。据国民党军委会军令部统计,八路军阵亡官兵5890人,负伤官兵1.17万人,中毒官兵21182人,失踪307人。同时,战役规模和持续时间都超过了部队和根据地补给能力的限度,部队消耗过大,当日军进行报复性“扫荡”时,八路军已无力对日军进行有力的反击,使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加重了以后的困难,如太岳、平西抗日根据地,开始出现缩小现象。

  历史中的未来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 (包括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首先,像任何一场战役一样,“百团大战”也存在着不少主观设想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失误。对这些失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加以指出,是很有必要的。在“百团大战”进行过程中,八路军总部和各作战部队就不断地做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且在实际战斗中不断地调整不恰当的计划与要求。

   其次,由于日军的疯狂报复,“百团大战”的确加剧了华北根据地和八路军的困难,这种困难的程度,今人很难想象。如1943年3月,彭德怀在左权县一个村庄召集一个地方干部会议,与会者饿得连坐都坐不稳,彭德怀只好请大家躺在炕上开会。

   “百团大战”作为历史的一页,今天被我们重新打开。“百团大战”这一历史事件已经过去74年。它的是非功过经历了几番风雨和几度反复。历史的尘埃已然落定,现实的印证却近在眼前。

   参拜靖国神社、解禁武器出口、解禁集体自卫权,日本右翼势力和一些政客频频倒行逆施。

   东海紧张、南海争端……中国的周边不太平。仍有人在无视铁的历史事实,逆历史潮流而动,再三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破坏国际互信,制造地区紧张;仍有人在反华、排华,兴风作浪。

   现实是历史的延伸,现实是历史的未来。“百团大战”留给我们的伟大抗战精神,以及不畏强敌主动出击的胆识与气魄,依然具有不竭的生命力和现实的针对性,依然是凝聚全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

   74年前,“百团大战”的硝烟已经散去。74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这段饱经沧桑的历史,透过曾经的是与非,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与现实的启迪。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而今迈步从头越。(作者分别为山西日报阳泉分社社长;中共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刘 强 刘玉林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