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建设新型社科院智库需创新五大体系
谢瑾岚
//www.workercn.cn2016-11-02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社科院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资源统筹整合,重点围绕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国情调研和决策咨询研究。对此,社科院系统要以内生动力助推新型智库建设,加快创新转型。

  创新内部治理体系

  破解目前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瓶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帮助研究人员由引导型咨询服务向保障型咨询服务转变。

  积极推进科研管理创新。探索制定一套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决策为导向的新型智库科研管理模式,重视成果转化和推介宣传。

  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创新。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投入机制,为智库建设提供必要经费保障和物质条件;注意扩大课题经费来源,切实提升科研人员从事智库研究的积极性。

  积极推进人事管理创新。制定适应智库发展规律的用人机制,选派科研人员到政府部门挂职,了解政府部门的实际需求及其运作程序机制。同时,吸纳富有实践经验、具备政策研究能力的人才到社科院智库队伍中来,在奖励评级方面给予适度倾斜。

  创新科学研究体系

  针对目前科研人员服务决策意识淡薄的现象,坚持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并重,探索构建更能突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功能的新型科研体系。

  优化科研组织形式。整合本单位研究力量和社会研究资源,成立若干重大项目研究团队,并完善研究团队内部组织架构,推出兼具学理支撑和应用价值的高质量智库成果。

  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注重问题导向,着眼党和政府决策需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把区域发展问题等议题作为重点选题,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课题。

  创新科学研究范式。引导智库研究人员由学术研究型向应用转化型转变。加强与党政部门互动,增强研究的针对性,提高成果的可操作性。

  创新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并完善决策咨询建议类成果的跟踪评价机制,推进学术研究型和智库服务型双评价体系建设。

  健全科研考核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实施不同考核标准。比如,对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主要应体现为学术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等;对应用对策和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的考核则要以被有关部门采纳、影响决策等为主要尺度。

  改革成果评奖机制。建立完善以质量与应用为导向的智库成果评价机制,将优秀智库研究成果纳入评奖范围,对有应用对策和决策咨询类的研究成果给予重视。

  完善职称评定机制。改变职称评定中“重论著、轻调研报告,重学术、轻应用”倾向,对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方面成绩突出的科研人员,要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

  创新咨询服务体系

  探索构建以学术研究为中心,以科学研究、咨询服务、区域规划、专业服务等为基本功能的新型社科智库。

  加强咨询服务队伍建设。整合咨询服务资源,成立专门从事成果转化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机构队伍,促进智库研究与党政决策的有效衔接。

  拓展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建立有序的决策咨询报送渠道定期向党政机关呈报智库成果,让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对策建议进入决策者视野,防止成为“马后炮”。

  健全智库成果发布制度。通过举办发布会、组织论坛、出版智库成果,开办智库成果专报、开设智库专题网站等手段,将社科院系统打造成开展智库研究和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旗舰品牌”。

  创新科辅支撑体系

  搭建合作研究平台。依托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搭建“政、学、研”或“产、学、研”模式的合作研究平台,通过建立调研基地、开展对口服务、接受委托项目等形式积极推进与党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

  强化文献资料支撑。建立涵盖政策文献资料、优秀调研报告等在内的资料室。依托“云”架构,建立统一的哲学社会科学信息数据库及数据过滤系统,以大数据助推成果高产出。

  加强宣传载体建设。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微信平台等传播手段,立体式地宣传智库研究成果。加强专家数据库建设,使其成为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便捷平台。(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