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漫谈中国文化里的狗
乔忠延
//www.workercn.cn2018-02-09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8年2月6日,北京铁树斜街93号院博物馆非遗迎新庙会,一个生肖狗的糖人和福字构成了庙会里的和谐之音。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近日在“幸运狗——南京博物院藏犬文物特展”上展出的石湾窑陶瓷狗。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2018年1月,加拿大邮政发行的中国狗年邮票。  资料图片

    一夜连双岁,鸡去狗年来。

    二〇一八年,农历为戊戌年,生肖为狗。

    狗为何会成为十二生肖之一?狗为何会成为人类最亲密的朋友?

    让我们沉入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去寻找答案。

    金鸡报好音家家幸福,玉犬迎新岁户户安康。祝读者朋友年年大吉!

  ■考古发现:相伴万年的助手

  人猿相揖别,有几个石头磨过,坎坎坷坷的步履就在不断穿越岁月的风霜雨雪。拙笨却又聪明的先祖,能够把弱小的肢体茁壮为草木生物的主宰,绝不只是疯狂孤傲的杀戮,最要紧的是仁爱谦和的施舍。岁月悠悠,施舍绵绵,当施舍成为驯养,撒蹄乱跑的野兽,张翅乱飞的禽鸟,就变为厩栏里的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从此,六畜便与先祖朝夕相处,共同用自己的能耐,或者生命,拓展农耕文明的领地。

  倘若有人要问,六畜当中哪个与人类相伴的时日最久?应该毫不犹豫地回答:狗。早先这样回答,大抵属于哥德巴赫猜想,如今随着考古发掘的进程,回答这个问题不再是猜想,而是确有实据。

  实据之一: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发掘出动物骨骼,猪、牛、羊、狗、麝、斑鹿等动物位列其中,狗榜上有名。

  实据之二:距今7000—5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猪、狗、水牛的骨骼,狗仍然榜上有名。

  实据之三: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北武安市磁山遗址,发掘出鸡、猪、狗的骨骸,狗继续榜上有名。

  实据之四:距今1万多年至2.6万多年前的吉林榆树县周家油坊遗址,发现了大量哺乳类动物化石,除了人的骨骼化石,还有老虎、猛犸象、披毛犀和普氏野马的化石。更为令人瞩目的是,家狗的头骨“半化石”位列其中。再说狗榜上有名不妥了,狗成为独占鳌头的唯一家畜。

  狗独占鳌头,不只是遥遥领先于六畜中的任何一畜,而且这面世的骨骼化石独领风骚,让人们远眺到了全新世的进化景象。大约1万年前,在我国的东北,狗已经被驯化,成为人类的帮手。

  倘若将这个发现,与东北的原初人类蒙古通古斯人对接,即可认定,是戎、狄、肃慎、东胡等部族,率先驯养出了家狗。也可感知,戎族所以有犬戎之称,所以用狗作为图腾,是缘于他们最早驯养狗、御用狗。

  也有专家认为,在中国发现的狗的遗存最早不超过9000年的历史,其地点在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遗址。但在德国的一个距今1.4万年前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狗和人合葬在一起;在美国犹他州一处洞穴里发现的美洲最早的埋葬狗的遗址距今1.1万年。可见人类驯养狗的历史确实源远流长。

  驯养狗、御用狗无可非议,崇拜狗并以狗作图腾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然而,我们绝不可以用现代眼光看待往昔的物事,人类童年时代最重要的是,挣脱造物主确定的食物链。要挣脱食物链,仅仅靠自个弱小的四肢不行,不得不拓展能力,从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就是不断拓展自身能力的过程。假若拓展到石器为我所用而罢手,人类还是难以解脱食物链的环扣。催化解开食物链环的是,先祖与动物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六畜就是这个共同体的主要成员,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人们的保护,不再遭受意外袭击,沦为猛兽的美食。而且,可以饮食无忧,免遭风雨侵蚀。当然,每个成员也要履行应有的责任,尽心干活,出力流汗。最早与人结盟的是狗,自从吃人的食物,住人的窝棚,狗就成为人的忠实盟友。看门护家,恪尽职守;出外打猎,勇猛冲锋。在我看来,人类最早降服猛兽,就是借助了狗的威力。自然,一只狗的力量有限,一对一未必能够战胜老虎、豹子。可是,先祖绝不会让盟友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往往会采取“狗海战术”,群起而攻之,再凶狂的猛兽也会遭到围歼。不妨做这样的畅想,正是得益于狗的鼎力相助,人类才摆脱了被拴在食物链上的厄运。马牛羊猪和鸡看到人类的强大,为寻求生存的安全,才心甘情愿寄人篱下。

  狗的不凡业绩,人类如何能忘记。惯于感恩的先祖崇拜狗,敬祀狗,自在情理之中。甚至,狗还堂堂正正走进了国人的神话。《搜神记》中记载,高辛氏时戎吴强盛,数侵边境,遣将征讨,难以取胜。高辛氏招募天下勇士,许诺谁取得戎吴将军人头,愿将公主嫁给他。岂料猎得戎吴将军人头的竟是盘瓠,而盘瓠不是人,是高辛氏的一只狗。高辛氏正在为难,公主已挺身而出自愿嫁给盘瓠。成婚时,盘瓠化为人形。之后他们产出男女十二个,后代逐渐繁盛起来。畲族、瑶族人均认为盘瓠是他们的先祖,虔诚地尊奉狗为图腾。服饰上也有诸多纪念先祖的标示,盘瓠“其毛五彩”,瑶族便把衣服染上五彩颜色。女子把头发梳结成狗耳状,男子则把服装剪裁得前短后长,腰带垂挂于臂部以下,形同狗尾。对狗的尊崇已成为生活习俗,祭祀祖先前要先喂狗,主祭者甚至模仿狗的动作,手足并用,从供桌下爬过去吃祭品。如此祭祀之后,全家才能围桌进餐。至于让儿童戴狗头帽子,穿狗头风衣,无非是要让先祖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神话不是历史,不能信以为真,却可以从中感悟到,狗催化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们至今不忘狗的恩情,因而铭记狗、敬祀狗。

  ■典籍记载:忠贞不贰的朋友

  问世间情是何物?情比烟云轻,情比泰山重,情可生死相许,情也可大难临头各自飞。如此回望,人类与狗相厮相守上万年,不离不弃,真够得上最铁的交情。如此审视,形成这至铁友情固然有人的重情重义,但绝不可忽视狗忠贞不贰、死心塌地效忠主家的模范行为。是狗这模范行为维系了世所罕见的主仆关系。

  狗如何效忠主人?街谈巷议姑且不谈,仅图书典籍里的事迹就令人对狗刮目相看。

  《续搜神记》中有篇杨生义犬的故事。杨生养了条狗,喜欢得形影不离。有天夜里行走,杨生不慎掉进一眼枯井里,狗在井口彻夜吠叫。第二天有人路过,听见狗的叫声很奇怪,走近一看发现了杨生。此人伸手相救,不过提出一个条件,要杨生把这只善待主人的狗送给他。杨生哪里舍得,可是不舍弃狗,就不能获救。他正在犹豫,就见狗低头瞅着井底示意,杨生明白了狗的眼神,立即答应以爱犬相赠。杨生被救上来,那人牵着狗离去了。狗走几步回头看看,看得杨生好不心酸。岂料,五天以后的夜里,狗居然悄悄回到了杨生家里。

  这狗真是忠贞不贰的典型代表,主人落井它狂叫呼救,为救主人它甘愿献身,思念主人复又回归,真该授予最佳之狗称号!且慢,唐人《集异记》里柳超的那只狗有过之而无不及。柳超是唐中宗时的谏议大夫,犯颜上谏,得罪皇帝被贬谪岭外。与他相随的有掌阁、掌书两个仆从和一只狗。主人遭贬,最需要有人照料,可是这两个仆从居然心怀叵测,商量以皇帝有密诏为由毒死柳超。两人密谋自然不避讳狗,狗听得一清二楚,就在毒食端出,柳超要吃的紧要关头,狗咬死了两个坏蛋,保全了主人的性命。看看,这个故事里的狗,不仅忠诚,而且忠诚度超过了仆从。

  及至清朝,狗的这种品德仍然可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留有《义犬》记载。其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潞安某甲的父亲被押进监狱,匆匆骑上骡子带钱去救。家狗紧随其后,穷追不舍,呵斥不回,鞭抽不退,投石击打,才悻悻止步。夜宿解带,此人才发现钱袋破了,救命的钱抛撒了一路,顿时明白狗紧紧追赶是在提醒自己。懊悔自己不解其中味,错怪忠诚狗。熬到次日天亮,匆忙返回找钱,可路上行人如蚁,哪里还有找到的希望。赶到投石打狗的地方,只见狗躺在草丛中,汗湿全身,已经毙命。而丢失的钱都在狗的身下,这人大为感动,覆土掩埋,谓之“义犬冢”。称之义犬,名副其实,为将钱一枚一枚搜罗在一起竟然劳累过度,慷慨捐躯,实在难能可贵啊!

  即使不再列举,狗忠贞不贰、敏捷聪慧的品格,也已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且,狗为了主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不会“大难临头各自飞”,反而主人越是有难,狗越是贴心援救,诚心诚意要让主人摆脱困境。我想,正是这种高贵品质让人乐意与狗生死相依,永不分离,以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越来越铁。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