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独家稿件-正文
口述实录:“这个‘家’要让职工能够推门就进”
——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主席张晓林谈社区联合工会“会家合一”建设
本报记者 白青锋//www.workercn.cn2014-03-11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张晓林

  张晓林观点

  要建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做好工会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两个原则,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职工群众”;具备三个条件,即“热爱工会工作的工会主席、支持工会工作的党政一把手、一支能够胜任工会工作的专兼职工会干部队伍”。

  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按照市总工会关于加强街道总工会建设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率先在全市完成了社区联合工会规范化建设,并推动完成了全区187个社区联合工会实体化的“职工之家”建设,充分发挥社区作为城市管理最基层单元在动员群众参与、整合多方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基本实现了对小微企业职工和零散就业人员入会的全覆盖,通过开展特色服务,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基层职工的心坎上,赢得了职工的广泛信赖,扩大和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据了解,东城区现有基层工会组织1903家,涵盖单位12924家,其中非公企业工会组织1288家,涵盖单位12080家,全区有工会会员219844人,其中非公企业工会会员有170277人。

  日前,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张晓林,请他介绍了东城区总工会加强社区联合工会“会家合一”建设的主要目的、主要做法和主要成效等。

  谈到加强社区联合工会“会家合一”建设的主要目的,张晓林介绍说:

  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各项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比较容易实现,而非公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则有较大难度。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繁荣经济、吸纳就业、便民服务、促进民生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关乎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而在现实工作中,小微企业建会难度很大,已成为工会组织体系建设的一块“短板”,近年来,我区工会坚持把针对小微企业和零散就业人员的建会和服务,作为工会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阵地,作为促进职工实现体面劳动的有力举措,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更好地为职工服务。

  记者在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工会服务站看到,这里有职工书屋、劳动争议调解室、心理减压室、多功能活动厅等,该服务站下面有7个社区联合工会和5个楼宇工会服务站,职工们既可以在社区联合工会得到各种服务,也可以来街道工会服务站接受心理调节和劳动争议调解等。

  谈到东城区总工会“会家合一”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时,张晓林介绍说:

  一是加强社区联合工会建设,完善了区三级服务体系框架。为了将小微企业职工和零散就业人员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在市总工会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2013年,我区187个社区联合工会率先完成了规范化建设,社区联合工会主席全部由社区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区总工会为每个社区拨付2万元活动经费,并为每个社区联合工会配备1名专职社区联合工会干事,人员经费全部由区总工会负担。目前,全区社区联合工会共覆盖小微企业7752家,加上独立建会的小微企业3000余家,小微企业整体建会率达90%以上。社区联合工会的规范化建设完成了工会组织架构的最后一环。至此,我区工会的三级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即区职工服务中心、街道工会服务站,社区联合工会和直属企业的“职工之家”。其中,在区级层面上,我区职工服务中心建设面积达到300平方米,成为有着17名编制的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作为服务职工的窗口和平台,为职工提供10余项服务,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我们的工作理念是对职工提出的要求不能说“不”,都要按照步骤妥善解决与答复。在街道层面上,2013年我区为街道总工会拨付270万元,支持全区17个街道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工会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在社区层面上,社区联合工会基础建设得到了夯实。同时,我们还完成了百人以上企业的“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工会组织体系的完善为我区工会更好地服务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工会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我区搭建了具有东城特色的“三横两纵”的工作框架,实现了工会三级服务体系与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三级平台的层层衔接。“两纵”是指,工会三级服务体系与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并行并相互支持、呼应。通过街道总工会和社区联合工会及时掌握网格动态,确保网格内企业职工的困难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三横”是指,区、街道、社区(楼宇)三级工会组织通过三级服务体系对应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三级平台,实现层层对接。目前,全区17个街道的187个社区共有网格587个已全部纳入体系框架。对于网格内与工会相关的一般性工作,通过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在工会系统内部自下而上处理解决,由社区或楼宇工会、街道总工会、区总工会按照职责范围妥善“处置”。网格内的重大(突发)事件,纳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妥善解决,街道总工会要在第一时间将事件报区总工会,以便加强工作的协同配合。要通过层层设防,确保“身边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重大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做到 “职工的诉求有人听”、“职工的疾苦有人问”、“职工的权益有人管”、“职工的实事有人办”。

  三是依托社区联合工会“会家合一”模式,实现服务职工零距离。我区在社区联合工会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成了社区联合工会实体化“职工之家”建设,要求做到“五亮”,即“亮牌子、亮身份、亮制度、亮项目、亮程序”。借助社区服务站的资源优势,采取“一室多用”等方式,为小微企业和零散就业职工提供活动场所,将工会服务项目和工作机制下沉至社区,为职工提供零距离服务。按照“全覆盖、真协商、享成果”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签订集体合同,开展工资专项集体协商,合同签订率达96.51%;以劳动关系“预防、预警、调处、援助”一体化建设为重点,推出具有东城特色的劳动争议调处模式,组织法律服务律师团队深入社区,每年服务职工万余人次,使矛盾纠纷“不出系统,化解在萌芽”;坚持日常帮扶与节日帮扶相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开展困难职工帮扶;“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挥笔聚焦新东城”职工书画摄影展 、“读一本好书,做一个好人”、“小行动、大文明”等品牌文体活动,提升职工文化素养。2013年为具备条件的社区联合工会拨专款1万元,支持职工书屋建设,并且提供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免费培训。

  采访时,记者还来到位于大方家胡同21号的朝阳门街道史家社区联合工会。大院里,社区联合工会独立办公室、职工活动室、职工书屋、职工谈心室、劳动争议调解室一应俱全,在社区联合工会办公室的墙上还整齐地张贴着社区联合工会职责、人员分工、工作流程图、工作制度等。史家社区联合工会共涵盖了49个小微企业、有会员近400人,这里成了小微企业的“职工之家”。

  谈到如何才能建好职工信赖的“家”,张晓林说:

  推门就进是家,要建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做好工会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两个原则,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职工群众”;具备三个条件,即“热爱工会工作的工会主席、支持工会工作的党政一把手、一支能够胜任工会工作的专兼职工会干部队伍”。多年来,我们区总工会始终以建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为目标,坚持服务窗口前移、工作重心下沉和“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职工”工作原则,提出了“三个全覆盖”、“三个促进”和“三个满意”的“三个三”工作理念,即以建会全覆盖、入会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为基础,以促进发展、促进稳定、促进和谐为目标,以职工满意、企业满意和社会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强社区联合工会“会家合一”建设作为工会参与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完善了工会服务体系框架,把工会的各项服务送到企业和职工的家门口,进一步提升了社区联合工会“职工之家”的影响力,打造了工会工作的新品牌,推动了服务型工会建设。

  (素描:法明)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