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学习“枫桥经验”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蒋秋谨//www.workercn.cn2013-12-24来源:南宁日报
分享到:更多

  

  “枫桥经验”的由来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创造出“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成为有效进行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196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诞生。2003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切实维护社会稳定。2013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再次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枫桥经验”的主要内容

  “枫桥经验”诞生50年来,不断发扬光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枫桥经验”更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更加注重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将化解矛盾作为主要任务,强化基层服务管理,把专群结合作为最大优势,致力于关注民情、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不断拓展和丰富着自身的时代内涵,创造出“立足基层组织,整合力量资源,就地化解矛盾,保障民生民安”的新经验。其主要内容包括:

  “四前工作法”。即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

  “四先四早”工作机制。即预警在先,矛盾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工作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

  大调解机制。建立党政领导、部门参与、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大调解”格局和机制,建立起镇、管理处、村(居、企)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快速调处纠纷。

  网格化管理。枫桥镇以社会管理网格化为抓手,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和“纵向联动、横向整合”的社会管理网格系统。在纵向上,全镇分为三级网格:镇作为一级网格区,二级网格区是片区网格,三级网格区是村级。网格责任主体是村两委会,主要职责是细化村级网格化管理。村级网格将村以村民代表数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网格,每个村民代表直接联系一个网格内的农户;每个村两委干部通过联系若干村民代表、间接联系若干个网格内的农户。在横向上,主要是从“纠纷化解网格化、土地管理网格化、社会人管理网格化、社区警务网格化、安全生产网格化和应急管理网格化”六个方面实现横向整合。

  学习“枫桥经验” 不断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枫桥经验”是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强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实现地方善治的宝贵经验,更是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经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在进行基层社会管理方面,南宁市可以学习借鉴“枫桥经验”, 本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社会协同”原则,以乡镇为单位,依靠社会组织、社会力量,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对基层社会管理进行全面创新,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建立 “网格”,实现全覆盖。在全市农村、社区全面建立基层治理“网格”,实现基层管理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重点清除基层管理与服务的“空白地带”,解决基层社会管理的“主体缺位”,解决居民的难题。一是在乡镇(街道)管辖区以下划分基层治理网格。根据社区所辖范围、村域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结合各乡镇、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数量,合理设置网格。二是合理安排网格内户数。农村以100—150户组成一个网格,城市社区人口密度较大,可以适当扩大。网格服务团队“走村入户全到位、联系方式全公开、反映渠道全畅通、服务管理全覆盖”,服务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每一项任务都有人落实。

  构建网格服务团队。网格化治理的核心是服务与管理,每个网格都须配备一支服务团队,网格服务团队对网格内的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乡镇(街道)组织动员乡镇(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民警、教师、党员、医生和志愿者成为网格团队成员,构建网格服务团队。可以因地制宜,将农业科技人员、乡土实用人才、营销骨干、文艺骨干等纳入网格团队。服务团队的任务是对所管理服务的群众进行至少每年两次的实地走访,将每一网格中所有居民的家庭状况、住房、就业、计生、优抚救助、党建群团、医疗、教育、土地流转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输入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并随时通过短信平台了解自己“责任区域”中的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强化公共服务,及时回应群众需求。网格服务团队要以“为民、惠民、便民”为宗旨,以“网罗民声、了解民情、化解民忧”为手段,及时回应群众要求,最大限度地解决基层群众的各种实际问题。服务团队通过向居民发放联系卡,方便群众及时反映问题,并定期将各种情况汇总后报乡镇、街道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分类、汇总、梳理,再提交党委、政府进行讨论,提出解决办法、措施,提交主管部门予以答复和解决。通过网格团队对“责任区域”内居民及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基层管理重心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环节前移,实现基层管理重点从社会防控向基层服务转移。

  建立公共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平台。当前南宁市基层社会管理中较为普遍的做法是乡镇干部分片联系、责任包干。建议将传统的联系包干责任制度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拓展电子政务功能,建立“公共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平台”。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需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发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数据、服务办事、短信互动、工作交流和管理系统等模块,录入网格内居民的家庭基本情况和个人基本情况等信息,包括居民的家庭人员、住房、就业、计生、优抚救助、党建群团、医疗、教育、土地流转、遵纪守法等信息资料,建立数据库,并注重信息的日常收集积累和维护更新,便于政府动态掌握、全面了解辖区群众的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动态化水平。

  推行网格化治理与行政管理的无缝对接。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实现网格化治理与现有行政管理的无缝对接。第一,整合党政机关不同部门的工作与信息平台,实现公共服务与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第二,将条条块块各项管理服务工作整合到网格化治理体系之中。各县区、各部门、各街道、乡镇要把本地、本部门开展的管理服务活动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条块协同,整合公共管理服务资源,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建立基层“网格化治理”长效机制。作为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体制创新,开展网格化治理离不开组织保障。建议建立基层“网格化治理”的长效机制:成立“南宁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五个责任组:综治平安组(市委政法委负责)、团队管理组(市委组织部负责)、城区工作组(市民政局负责)、农村工作组(市农业局负责)、技术保障组(数字办负责);各县(区)、乡镇(街道)及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从而建立起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网格五级体系。

  (作者单位: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农村所)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