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把好“三关”,落实“舌尖上的安全”
//www.workercn.cn2014-01-21来源:宁波日报
分享到:更多

  

  修晓明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食品安全成为关注热词。会议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落实“舌尖上的安全”,就是要通过抓好产品源头、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惩戒力度,注重把好质量关、监管关和惩戒关。

  落实“舌尖上的安全”,根本是要抓好农产品质量源头,把好“质量关”。“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一头托着广大市民的饭碗菜桌,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前些年出现的“三鹿奶粉”质量问题,让许多消费者家庭经历痛苦,使社会对奶粉行业失去信任、丧失信心,其负面影响至今余波难平,不仅沉重打击了我国的奶粉产业,也直接影响了作为奶源源头的奶农的利益。面对严峻的形势,必须要在农产品质量源头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努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做好工业污染物的处理工作,关闭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特别严禁污染企业在国家主要的农牧区、农耕区投资设厂;积极做好引导,鼓励农民使用对环境、农产品负面作用少的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多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化、专业化。

  落实“舌尖上的安全”,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把好“监管关”。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食品领域的监管涉及工商、质检、环保、公安等多部门,部门各司其职,既明确了相互之间的责任分工,也为堵住不合格食品设置多道关卡。然而现实中病死猪、注水肉、地沟油等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竟能频频突破多部门的一道道防线,归根到底是监管部门条块分割明显、体制机制不健全、配合不严密的结果。对此,应当着重打破部门间的条块分割,注重监管体制的完善、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监管领域的全覆盖。同时,要加强监管体制创新。上世纪90年代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就已经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都能进行追根溯源的监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也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使对食品的监管突破被动监管的窘境,让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省心。

  落实“舌尖上安全”,重点是要加大惩处力度,把好“惩戒关”。在食品安全领域,惩戒力度小,违法利润高成为许多企业和个人违法生产和流通问题食品的源动力。许多企业在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往往是通过缴纳罚款、赔偿消费者的方式息事宁人,违法利润与惩戒力度存在巨大反差,助长了食品生产领域的不良风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就是要让相关企业和个人承受不起违法的后果,通过停产整顿,建立诚信档案、媒体曝光等方式让违法不仅影响违法企业的当下,也影响其今后的生产经营;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惩处范围,不仅要惩处违法生产者,对明知是问题食品的经营者,也应进行惩戒;就是要启动问责机制,对监管不力的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的监管人员要严肃问责。惩处是手段不是目的,打击维护食品安全的不法行为,就是为了震慑不法分子,使食品的生产、流通步入正轨。“食品产业是良心产业”,良心产业更需要法律的保障,只有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才能更好地以儆效尤。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