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福建城隍文化
//www.workercn.cn2014-05-26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宋建晓黄良平

  城隍神是中国旧时民间所信奉的护城、护民、护官之神,自唐宋以来各地均建有城隍庙,城隍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民俗、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福建城隍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对于促进两岸民众交流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福建的城隍文化起源于西汉初,迅速发展于唐宋时期,鼎盛于明清时期。福建都城隍庙是福建城隍文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的福建都城隍庙(福州冶山城隍庙),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城隍庙。福建的城隍庙以都城隍庙的地位最为突出,是闽台两地和东南亚国家城隍庙的祖庙,也是中原文化入闽后省内最早建造的宗教寺庙。福建都城隍神在旧时朝廷所授官阶高于全省其他城隍神和台湾城隍神。由于福建都城隍庙的突出地位,至今还帮助省内其他区域开展城隍文化活动,与台湾多地城隍庙的交流也很频繁。由于台湾曾在城隍文化鼎盛时期的清代隶属于福建,因此福建城隍文化对台湾影响极大,福建城隍庙在台湾信众心目中地位神圣。

  当前,传承和弘扬福建城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增进两岸交流交往。台湾城隍信众颇多。自郑成功在台湾设置第一座城隍庙以来,已有300多年历史,如今城隍庙已遍布全台。台湾信众确立福建都城隍的祖庙地位,视其为台湾城隍的根源所在。因此,弘扬福建城隍文化,充分发挥祖庙的独特号召力,有利于推进两岸城隍文化深度交流,促进两岸同胞的情感交流。二是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在古代,城隍庙周围往往是商业中心,与当地的商业经济活动紧密相联系,是一个时期商业贸易活跃程度的重要体现。在城隍庙附近建立贸易市场,发展庙市,不仅可以丰富地域文化活动,也可以带动旅游业发展。如今,台湾同胞以及东南亚华人华侨到福建都城隍庙进香,既促进了城隍民俗文化的传承,也为当地发展带来商机,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三是有利于推动廉政勤政教育。城隍神一般是生前在地方上有卓著治绩或美德,受百姓景仰的官员。自唐宋以来,城隍信仰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推崇,全国各郡县均建庙祭祀城隍。新到任地方官祭祀城隍的目的是,向城隍学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吏治精神,祈求城隍对地方治理的庇佑。城隍文化在古代是廉政勤政乡土教育的重要教材。福建各地城隍,选的是蔡襄、陈文龙、俞大猷、戚继光、施琅等守疆、卫国、护民的名将大臣,其事迹精神让人敬仰,对于当前开展廉政勤政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弘扬福建城隍文化。

  以都城隍庙为主轴,打造具有闽都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台湾城隍信仰源自福建,祖庭在福州,根在冶山。为进一步发挥福建都城隍庙的独特作用,要对城隍庙周边地带进行重新规划,扩大城隍庙现有用地,适度恢复庙宇规模,突出城隍主殿的历史意义,以此为核心,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将城隍庙周边地带打造成为继三坊七巷后,又一个荟萃闽都民俗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以冶山古迹为中心,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创意园。冶山是闽都文化的发祥地,这一带中山片区坐落着冶山古迹、都城隍庙、欧冶池、中山堂、林则徐出生地、仁寿堂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重点对中山片区进行改造提升,立体推进历史文化资源、城市空间格局和文化遗产风貌的保护与传承,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和街区功能改造,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产业,使中山片区成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以城隍文化为载体,搭建两岸民间交流平台。城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两地城隍文化不仅神缘相连,而且还是两地长期隶属关系的见证,并得到台湾社会各界普遍认同。要将城隍文化作为两岸交流的重点领域,成立闽台城隍文化交流促进会,省内各地衍生成立分会,搭建闽台城隍文化交流的桥梁,增进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作者单位分别为莆田学院、福州市鼓楼区委宣传部)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