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坚持底线思维
余霞//www.workercn.cn2013-12-23来源:江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坚持底线思维应当成为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谓“预”,就是预知、预见、预防、预备。无论做什么事,如果预先知道事情可能的发展前景,预先看到事情发展将会遇到的困难,预先防止发生的最坏情况,预先为攻坚克难、化险为夷、争取最好的结果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就有助于成事、成功,否则就容易坏事、失败。

  底线思维,是最深入、最彻底、最清醒睿智的“预” 。它要求的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准备”、“以‘一万’的努力严防‘万一’的发生”。把问题考虑得复杂一些,最后处理起来往往就比较顺利;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结果难免会使工作陷入被动。这不是什么悖论,而恰恰是辩证法。

  然而,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十分缺乏底线思维,常常给工作带来被动,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付出“付不起的代价”。比如,有的看事情只看一面、看发展只看当前,看不到另一面的问题和隐忧,盲目乐观;有的目光短浅,习惯于走一步看一步、“明日忧来明日愁”;有的对问题认识不清、对困难估计不足、对风险评估不够,粗枝大叶、心存侥幸,事到临头便乱了手脚、仓促应战;有的“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凡事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出了事就拍屁股走人;还有的脑中根本没有“底线”这个词,急功近利,不计后果,奉行的是“只要现在没事,我离任后哪怕洪水滔天”,给当地发展留下“后遗症”,给下届班子留下“烂摊子”……可见,要求领导干部掌握底线思维的方法,十分重要、十分紧迫。树立底线思维、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底线思维,不仅反映出领导干部的执政智慧,更是具有问题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集中体现。

  坚持底线思维,首先就要强化底线意识,对底线严防死守。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各个领域,各级领导干部从制定宏观政策、措施到出台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方案,都需要准确地找出短板,据此划定不可逾越的底线。比如,上项目搞开发,就必须考虑环境生态容量,考虑征地、拆迁、生活保障等涉及群众现实利益的合理安排,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否则,突破环境保护的底线,经济发展的“春天”也难免是失去杂树繁花、鸟语虫鸣的“寂静的春天”;突破民生保障的底线,造成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任何建设都将难以为继,再辛苦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只有把底线思维筑牢,千方百计“托底”、“守底”、“保底”,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充分一些,把防范措施做得周密一些,领导干部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征途上少走“弯路”、不“跌跤”,朝着既定目标稳步迈进。

  同时,坚持底线思维,并不是降低标准、被动应付,不是因循守旧、无所作为,而是从坏处准备、向好处努力。有了底线思维这个“安全阀”、“稳压器”、“保险杠”,领导干部才能从守住底线开始,着眼于积极转化,从容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化风险为坦途、变挑战为机遇,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将各项事业顺利推向前进。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