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助推新型智库建设发挥优势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www.workercn.cn2014-05-26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智库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咨政启民”的重要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为发挥高校优势,推动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科学内涵

  智库又称“思想库”,一般是指为公共决策者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问题出谋划策,提供高质量思想产品的专门研究机构。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我国智库发展的目标。那么,中国特色特在哪里,新型新在何处,目标指向又是什么,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新型智库的科学内涵。

  其一,新型智库要体现中国特色。一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坚持服务理念,以社会责任担当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参与社会服务,引领社会思潮,实现服务决策、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统一。

  其二,新型智库要体现发展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新型智库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以服务科学决策为目的,以前瞻性研究为重点,以成果的实践对接效应为标准。建设新型智库,就是要转变科研观念,实现科研转型,通过深化改革,促进跨学科、跨单位的优化组合,不断提高智库的创新活力。

  其三,新型智库要体现世界一流。新型智库要打造的是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这就要求智库不断创新质量高、影响深远的思想和智慧,拿出既有前瞻性、战略性,又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成为服务党和国家决策的思想高地,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智库品牌。

  二、外语院校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优势

  外语院校作为多种语言的聚集地、多元文化的交汇处,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的主阵地之一,在新型智库尤其是国际问题研究智库建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一,多语种、多学科的优势。语言文字是阻碍中国智库产生全球影响的制约性因素。“外”字特色是外语院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显著特征,其拥有的涵盖世界多数国家的外语语种以及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等外向型学科,可以为涉外对策研究提供多语种、多学科的支撑。而现实社会中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也往往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复杂性特征,任何单一学科都无法很好地解决,比如外交与国际问题与外语、政治、经济等诸多学科相关,智库在研究这类问题时非常依赖多语种、多学科的方法,而这恰是外语院校的优势所在。

  其二,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优势。智库研究成果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全球范围内吸收全面的信息并加以系统分析,要求智库人才既要有深厚的外语功底和宽广的政治学、经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背景,又要精通不同对象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价值诉求以及符合地区文化特色和国际通用规章的话语表达体系,具有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近年来,基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需要,几乎所有外语院校都提出了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复语方向教学”等育人模式,实现了从单一语言类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培养的具有双语或多语背景的人才可以成功绕过语言与文化沟通的障碍,开展涉外应用对策研究。

  其三,国际战略问题研究的优势。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问题,作为和平崛起的坚实支撑,中国迫切需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尽快建设一批能够影响国际舆论的高水平智库,在国际舞台上更加鲜明地表明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深度参与国际对话中提升话语权,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发挥语言学科优势,针对不同语言国家开展全球问题、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是外语院校的天然优势。外语院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长期从事全球问题、区域和国别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能够为智库开展政策研究、战略研究提供丰厚的学术底蕴,发表重要的见解。

  其四,国际化办学的优势。在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门办智库,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国际合作研究,搭建中外智库联合研究的高端平台,推动交流互鉴,共同提高。外语院校具有众多的外交战线校友、丰富的孔子学院资源、深厚的海外中国学研究根基,能够为开展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学术网络。

  三、发挥优势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践探索

  高水平智库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标志。近年来,天津外国语大学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为构建特色鲜明的新型智库做出了不懈努力。

  其一,加强多语种外向型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新型智库建设的基础。适应国家外交外事和文化“走出去”战略需要,学校不断扩大语种规模,逐步形成了拥有14个外语语种,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优势学科,文、经、管、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应用多语种、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其二,搭建平台助推成果产出。依托外语人才集聚和在国际经贸、国别文化等领域的科研优势,学校培育出拉美研究中心、天津国际发展研究院等10余个具有较强决策咨询服务能力的研究平台,并与中央编译局、南开大学等高校和部委共建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依托这一平台体系,学校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等紧密联系的应用性研究和跨学科整合研究,取得的成果为党委政府准确研判形势、作出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三,培养和打造智库队伍。实行柔性引人政策,吸引政府部门和其他单位人员进入智库,从源头上解决了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实施校内“青蓝之星”“未来之星”教师资助项目,支持、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考察、交流挂职等,涵育应用对策研究的中坚力量,多名研究人员受聘市政府、市教委决策咨询专家。依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与中央编译局联合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直接服务于党和国家对智库人才的需求。

  其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适应新型智库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正在制定的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评价办法,针对不同研究成果形式实施分类评价,将进一步激励教师从事决策咨询研究的积极性。打破传统用人机制,推动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同创新,组建了15个校级创新团队、20个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团队、2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为开展跨单位、跨部门、跨学科的团队协同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4年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建校50周年。50年来,学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抓住国家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发挥专业优势,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深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