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视野看后世园经济
朱艳//www.workercn.cn2014-11-22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更多

  

  随着青岛世园会的结束,有关后世园经济的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在青岛市政府和世园集团的总体安排下,世园会将变成有偿公园明年春天向公众开放。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认为,要想避开“后世园低估效应”,将世园经济平稳过渡到后世园经济的发展上来,继续为青岛的发展增光添彩,就必须有一个明确而有力的指导思想,当然,这个指导思想一定是要建立在现实和理论基础之上的,既可以体现青岛作为一个美丽滨海城市的特点,又可以彰显青岛古老而灿烂的海洋文明;既可以利用现有世园会的资源,又可以开发后续经济的发展;我们认为这个指导思想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重点战略。

  青岛作为 “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和连接陆、海“丝绸之路”的唯一枢纽城市,本身正好拥有“海洋”和“文化”这两个因素。从地理位置上看,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面和南面都濒临黄海,西边是胶州湾,有着800多公里的海岸线,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其曲折幽廻的海岸风光在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是十分有名的,是我国第一批被誉为世界上最适于居住的海滨城市。从文化上看,青岛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明,有着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到近代屈辱的殖民历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文明,都成为青岛吸引人们的特色文化。特别是市区沿海一线,从栈桥到石老人再到沙子口、仰口,整个自然景观全部融入了人文的内容。可以说走过青岛沿海一线,在观赏美丽的自然滨海风光的同时基本上也就把青岛的人文历史快速浏览了一遍,来青岛旅游的旅客无不被此吸引而流连忘返。所以,对于影响青岛市布局和发展的世园会,用“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重点战略作为指导、用“海洋”和“文化”来武装自己,这对于后世园会经济来说可能是一次扬帆起航的好契机。

  一、用“海上丝绸之路”的理念来梳理青岛世园会

  我们知道,园区坐落于青岛市李沧区东部的百果山森林公园内,该森林公园属于毕家上流社区,位于石门山南麓、滨海大道西侧;即有美丽的崂山风光,又靠近市区交通便捷。该公园的最初定位是 “都市休闲风景区”,集采摘、娱乐、休闲、观光、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区,不仅有各类采摘园可现场采摘,而且还是青岛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融环境教育、科普教育和生存训练为一体。客观地说,青岛世园会坐落于百果山森林公园内应该是当地百姓的福气,因为这是在中国临海城市首次举办的具有山地型特色的世界性园艺展会,也是青岛承办的又一项世界级别的展会。所以,青岛市政府十分重视,无论是道路、基础设施还是旧村改造等,都使得百果山森林公园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也是对青岛作为世界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的再一次注释。

  站在山顶俯瞰整个世园会,真美啊。只是,这种加入了更多人工因素的美与大海的自然广阔之美对内陆游客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因为,世园会自身要求的是展示世界园林园艺精品和科技成果的非贸易性展会。所以,青岛本地的历史传统和特色文化就无法在世园会里面充分展现,自然也就无法吸引更多想来青岛体味大海和传统文化的游客的更多关注。当然,我们不否认这届世园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高科技亮点,如果把这些亮点保留下来继续下去的话,短时间内会有一些效益,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这些亮点,而没有增添其他特色,那么这些亮点很快就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滞后或者因为其他地区和城市的拥有而慢慢消失其吸引力,这对我们的后世园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海上丝绸之路”是拥有“海洋”和“文化”双核内容的国家重点战略,也是青岛自然和历史相结合的优势所在。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海洋”和“文化”的融合永远不会过时,更不会褪色,反而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而越来越显示其动人的风韵。我们相信,当世园会植入“海洋”和“文化”的特色元素后,她会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会更加吸引人们关注的。

  二、可以渗透世园会的青岛“海洋”与“文化”元素

  青岛的“海洋”与“文化”元素真是太多太多,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可以大做文章。但是,世园会毕竟处于李沧区的最东部、崂山山脉里面,虽然有滨海大道可以直接到达世园会,但是世园会地址离海边最近的距离也在7、8公里以上,所以,从地理位置上让世园会拥有直接的“海洋”因素不太现实。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体现青岛历史和文化特质的因素,从而为后世园的新发展打上“海洋”与“文化”特质的符号。

  比如从青岛是古“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港入手,我们很容易地就可以找到青岛作为山东半岛驶往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群岛进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古港口和历史遗址。这些遗址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我们完全可以拿来在世园会的水上进行复古和重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昔日辉煌、展现青岛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既然世园会之后将变身公园,那么是否可以在世园会旧址里面打造一个 “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公园”呢?因为只看“公园”或者“百果山公园”这几个字可能不会给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即使是“世园会旧址公园”全国各地也有好几处,人们对此的印象可能不会太深刻。但是,如果是“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公园”这个名字,人们一定会过目不忘的。特别是外地和海外的人们,只要看到“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公园”这几个字,即使不会马上过来旅游,也一定会因好奇而涉猎、查看的。因为“丝绸之路”早已成为具有公知性、显著性特征的一个名词,不仅全国人民都熟悉,而且在国际上也拥有广泛的知名度。所以,在世园会旧址公园的基础上打造“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公园”一定是再次营销青岛的最好方法。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历史上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与韩、日等过的密切来往的联系,以及今天更加密切和互补的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关系(比如我们打开网页随便搜索一下便可以看到,日、韩在我国设立的大使馆,除了“北上广”这些大都市有之外,非省会的城市只选择了青岛)来给世园会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容(如西安建成已经投入使用的“丝绸之路风情街”可以借鉴),以达到涉海元素和“文化”特色的结合。

  其次,我们也看到法显大师不仅被习主席在斯里兰卡访问的时候提起过,而且有关法显西行的纪录片也在中央台播出,引起广泛赞誉。当然青岛市政府和广大老百姓对法显更是很早就重视并付诸行动,比如2003年在崂山华严寺建立的法显塑像和法显广场,民间也成立有法显书画院,举办有关法显文化方面的书画展和文化交流等等现象都说明法显文化在青岛市民中的广泛影响。所以,如果借助法显连接陆海不屈的精神加入到后世园的文化建设中,好好进行策划与建设,谁又敢说那不是一部新的“西游东归记”呢。

  当然,我们只是简单提出一点观点。青岛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相信有更多的人们可以将青岛的 “海洋”和“文化”紧密结合,从而打造出具有青岛特色的“后世园”文化。

  三、关于后世园重新定位的思考

  如果青岛世园会的最初定位是国际性的世界园艺博览会,面对的受众体是全世界的游客,那么后世园的定位是否可以先把目光收回来,至少短期内应该立足本地,把后世园的主要受众体或服务对象确立在本地及其周边市区比较好呢?我们之所以这样认为,其依据仍然是对世园会开园以来的游客人数分析上。

  因为没有对入园的游客进行来源地的调研,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前面对来青游客和入园游客之比的分析得出结论,那就是:外地游客对大海和崂山的热情更高一些。但是,我们同时又发现,青岛在4月份进行的三次试压试验中,6天邀请青岛市民36万人次,每次试压人数都远远超过预期,最高一次一天进入世园会的人数超过试压3倍还多,接近20万。这除了说明青岛市市民最初对世园会抱有极大的好奇和热情外,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地市民短途休闲与度假的潜在高需求呢?其实,百果山森林公园的最初定位就是“都市休闲风景区”,已经被青岛市民广泛接受和喜爱,如果再加入世园会本身的独特性,相信后世园的客流量也不会减少太厉害。当然,如何把世园会做成吸引青岛本地市民和周边城市人群的特色旅游新地标,还需要进一步狠修内功。

  我们知道,崂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因而来青岛崂山旅游的同时了解和接受传统道家文化的熏陶是吸引外地游客的主要原因。当然,崂山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活动和发展地之一。早在1600年之前法显大师东归之时,崂山就已经有了广泛的佛教基础。当时的太守李嶷不仅亲自迎法显上岸,而且安排法显住在衙门以便自己常与法显谈论佛教。坐落在沙子口的“潮海院”就是当年法显登陆和讲经的地方。还有明朝时期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曾来青岛崂山太清宫(明称 “海印寺”,专为憨山大师修建的)修行讲法,他因主张禅宗与华严宗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为当时人们所赞同,名满大江南北。所以,如果可以在后世园建设中加入佛教文化的元素,也许会形成与崂山道教比肩的特色佛教文化。更何况,青岛市区本身就有多达13处佛教寺院,如湛山寺、法海寺、华严寺等,特别是毗邻世园会的百果山森林公园内的毕家上流的石门庙,有着近500年的悠久历史,建国初期该庙还存在,曾经僧道合住,和平共处,各自修行。因此,石门庙的佛教文化是否也可以成为后世园文化发展的一个因素呢?

  当然,重点把握青岛自身的海洋特色和传统文化,把后世园与最密切联系的百果山森林公园连接起来,这已经是后世园建设 “世园生态新区”的新的规划了。我们期待后世园时代的新辉煌!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