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把握机遇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课题组//www.workercn.cn2014-11-25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当前,深圳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把握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遇,提升深圳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要发挥深圳湾区优势,把深圳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文化丰富和海洋管控有力有效的海洋强市,争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

  发展深圳湾区经济意味着资源全球配置的时代,深圳作为广东第一外贸大市,必须在全球配置资源中,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参与全球化的资源,加快经济转型。因此,在这样一个全球竞争格局中,深圳完全应该先行先试,在建立粤港澳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的探索中发挥独特作用。

  发展世界级湾区经济体现了深圳站在更高的层次对经济社会发展更长远的思考。借鉴东京湾区的发展经验,有利于打造深圳湾区经济新优势。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东京湾区经济带,为日本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东京湾区经济带的建设经验,能为深圳湾区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有助于提升深圳的现代化及国际化水平,破解发展面临的瓶颈,增强集聚辐射功能,对打造产业发达、功能强大、开放互动、区域协同的深圳湾区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合作,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成为21世纪大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

  湾区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发展湾区经济必须提升湾区经济国际影响力。当前全球围绕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应对新挑战和把握新机遇,是建设深圳湾区经济必须首先面对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因此,深圳要率先打造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机制,力争在更高标准的全球竞争中实现新的发展。

  全球投资贸易通行规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是美欧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试图打造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范本。二是发布《双边投资协定2012范本》(BIT2012),除了投资待遇的最低标准、最惠国待遇、投资争端解决等传统内容,还包括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国有企业、劳工、环境、业绩要求等新条款,试图打造高规格的投资自由化标准。三是主导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包括全面给予外资国民待遇、所有服务部门均需对外资开放,试图打造高标准的服务贸易开放标准。

  这些正在演变着的高标准国际规则,不仅对亚太和大西洋的贸易投资有重大影响,也对我国贸易投资格局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在全球投资贸易通行规则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深圳要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改革的更大发展,就必须率先打造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新优势,形成对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的适应能力,并倒逼国内服务贸易开放,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参与高水平国际竞争的能力,从而为广东率先发展赢得历史性的机遇。

  (二)强化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作用

  东京湾区发展经验表明,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依靠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规划。目前,大珠三角都市区包含多个、多级城市和城镇区域,但存在各种行政壁垒,尚未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管理体制,长此以往,必将制约深圳湾区经济整体效应的发挥。因此,可借鉴东京首都圈发展经验,通过政府法律、法规赋予的特殊权力来强化深圳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跨行政区域的协作。

  湾区核心城市必须具备较强的带动辐射作用,然后带动城市群内的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中心城市定位要从深圳、全省乃至全国角度进行谋划。深圳首先应建成珠三角甚至环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区域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是集聚关系,然后才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中小城市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最后,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

  对照东京湾区经济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区域分工合作不明显、城市竞争无序、资源环境紧张、基础设施重复、产业结构雷同,等等。为了化解珠三角城市群面临的诸多问题,必须重视发挥深圳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从而提升大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增强深圳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就需要在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大格局中对深圳进行准确定位,增强深圳湾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使之成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龙头,并成为大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再进一步迈向世界城市价值链的高端,跨入世界重要城市行列。

  在深圳湾区经济带建设中,深圳作为珠三角发展的龙头,尤其要注重发挥中心城市在金融、贸易、物流、会展、信息和高端制造业等方面的集聚作用,利用深圳前海和多年发展的制造业基础优势,吸引跨国公司R&D总部向深圳转移,建立先进的研发和制造业中心,使深圳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国际贸易口岸和物流基地中心。同时,按照世界特大城市的成长规律,一般都是以中央商务区作为城市的核心,通过CBD辐射来带动整个周边城市的发展。而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大深圳”发挥CBD作用,应凭借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发展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带动珠三角城市群尽快实现“同城”发展。

  (三)抢占国际产业发展制高点

  东京湾区经济带的兴起和发展都是以工业化为基础、为先导,并在工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中形成了湾区经济密集带。因此,抢占国际产业发展制高点是建设深圳湾区经济的根本动力。

  当前,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美欧“再工业化”战略,深圳必须通过改革开放,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瓶颈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未来的一系列变革中占据先机,为深圳湾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赢得更大空间。因此,深圳要特别重视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突破口,通过深化改革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国际产业发展制高点。

  促进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密切跟踪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绿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为战略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提升深圳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增强产业配套和协同发展能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利用全球资源促进深圳产业创新,鼓励深圳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自建、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发挥技术进出口交易促进平台的作用,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大型骨干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依托,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扩大深圳科技对外开放,鼓励跨国公司在深圳湾区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鼓励深圳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与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成果的国际市场。引导深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积极融入科技全球化进程,在国外申请专利,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四)发展生态型临港经济

  东京湾区的发展实践证明,临港经济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临港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以运输体系为动脉,以城市为载体,以腹地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以综合服务为配套的开放型经济,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

  深圳湾区港口群资源丰富,在新一轮产业带建设中,深圳应依托临海优势,着力开发利用深圳湾、大亚湾、大鹏湾等港口(湾)资源,实行临港产业带动战略、外向型经济战略、贸易促进战略,利用港口群的集聚辐射等临港经济,实现临港工业、临港物流业、临港商贸业的协调发展,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深圳港口群与珠三角腹地的良性互动是实现深圳临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拓展经济腹地、加强与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推动深圳临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临港经济的关键之一。因此要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统筹航道、港口、临港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五)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

  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是湾区经济的显著特征。当前,深圳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把握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遇,提升深圳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国家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圳在这方面拥有区位、资源、科技等多项突出优势。下一步要发挥深圳湾区优势,把深圳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文化丰富和海洋管控有力有效的海洋强市,争创“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

  培育深圳出口竞争新优势。推动深圳出口从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向新的核心竞争优势转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自我转型的内生动力,夯实出口的产业和技术基础,鼓励深圳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培育出口品牌,支持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引导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资本运营中心,使香港成为“走出去”的信息平台和融资平台。

  提高深圳对外投资质量。充分发挥深圳高新科技、电子信息等行业的比较优势,鼓励企业对外投资设厂。鼓励先进行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深化国际能源资源开发和加工互利合作,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

  提高深圳承包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承包工程带动国内设备出口能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项目设计咨询、投融资和运营服务能力,培育“深圳建设”国际品牌。规范发展对外劳务合作,打造“深圳劳务”国际品牌。

  (六)发挥深圳先行先试作用

  深圳毗邻港澳,背靠珠三角,地处亚太主航道,有着发展湾区经济的区位优势。而深圳高新产业集群和前海湾现代服务业则是打造世界超级湾区经济的先发优势。因此,在建设粤港澳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的试点中必须发挥深圳的先行先试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为推进新形势下改革开放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发展深圳湾区经济意味着必然是资源全球配置的时代,深圳作为广东第一外贸大市,必须在全球配置资源中,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参与全球化的资源,加快经济转型。因此,在这样一个全球竞争格局中,深圳完全应该先行先试,在建立粤港澳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的探索中发挥独特作用。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30多年来,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很好发挥了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在全球竞争更趋激烈、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下,深圳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先行先试,把探索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突破口,加快打造滨海产业集群,前海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从而为广东率先发展赢得历史性的机遇。

  在高水平粤港澳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深圳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人民币离岸金融方面,前海已实现了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前海湾保税区也在原有的保税港功能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国际贸易、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会展采购等四大功能,朝着自由贸易区转型升级。因此,深圳前海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谋划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探索粤港澳自由贸易区建设必须发挥深圳的制度创新作用,要鼓励前海用足“先行先试”的政策,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拆除服务贸易壁垒,从而为粤港澳全面开放高端服务业,在复杂多变的全球格局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利益作出新的贡献。

  课题组成员:

  丘 杉: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所长 研究员

  梁育民: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副所长 研究员

  郭 楚: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