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白色污染”难题何解?
——代表谈用科技和产业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王瑟 张国圣//www.workercn.cn2014-03-07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新华社发 商海春作

湖北宣恩县椿木营乡,种植蔬菜的土地被地膜覆盖。CFP

  袁志敏代表(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车 俊代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

  谢德体代表(民革中央常委、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这增强了我们治理‘白色污染’的信心!”3月5日上午,刚刚走出人民大会堂的袁志敏代表难掩心中的激动。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车俊代表兴奋地说:“政府工作报告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当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在加大对‘白色污染’的治理力度,我们要为保障国家的土地安全和粮食安全尽一份力!”

  电视机前,收看完直播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林十分高兴。“农田里残留的那些地膜,如果再不去治理,再过10年,我们的后代怎么种地?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治理‘白色污染’指明了方向。”

  作为我国目前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方面,“白色污染”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土地安全面临的一大难题。防治“白色污染”的难点在哪儿?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在治理“白色污染”方面的作用?治理“白色污染”的关键是什么?对此,记者特邀三位代表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防治“白色污染”任重道远

  记者:“白色污染”早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许多地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治措施,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根治。您认为,防治“白色污染”的难点在哪儿?

  车俊:截至2011年,新疆地膜覆盖种植面积已近3000万亩,占总播面积的40%以上,是全国地膜使用量和覆盖栽培面积最大的省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成为新疆农业生产取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与此同时,农田中大量长期积累的残膜,给新疆农业生产和农业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和危害。无论机械回收还是人工捡拾,残膜都难以彻底清除。而且随着劳力费用的增加,职工捡拾残膜的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加之部分人只注重眼前利益,捡拾残膜只是为了能犁地、能播种,导致残膜回收不彻底,使得“白色污染”难以被根治。

  袁志敏:我国的地膜完全不具备可回收性,再加上农民缺乏耕地保护意识,导致我国残膜污染非常严重。而且在我国,通过立法提升地膜厚度到10微米以提高地膜回收性的可行性很低。

  谢德体:为防治“白色污染”,部分农村已开始建造垃圾池,着力推进垃圾集中投放和收集。但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如果项目验收后财政资金不再投入,垃圾集中收集便无法持续下去;二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仍然没有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这些包含塑料制品在内的垃圾,即使进行了集中填埋,也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科技创新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首选

  记者:科技创新往往能够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帮助。那么,在治理“白色污染”方面,科技能起什么作用?

  袁志敏:早在2001年,我们就发现,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于是我们正式组建了研发团队,投入大量资金,开始了艰难的攻关。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造福人民。实践也证明,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2008年,我们建成千吨级装置,2009年实现千吨级销售,2011年建成万吨级装置,并顺利投产。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功开发完全生物降解和生物基两大产品系列共10个牌号的产品。作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的龙头企业,我们目前拥有44项国家专利,其中还获得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利授权。随着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地膜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可预期的广泛推广,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等领域的“白色污染”难题已经指日可待。

  车俊:去年8月,我们采取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第十师184团棉花种植、183团玉米种植和187团复播橄榄菜种植进行了5个月的实验与信息收集,验证出它能够适应新疆棉花种植、玉米种植以及复播橄榄菜种植的需要。年底我们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决定从今年起,在14个师的14万亩农田使用完全生物降解地膜,2016年将在600万亩农田里使用完全生物降解地膜。2017年全兵团所有农田地膜都将采取这种完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我们认为,科技创新必将为我们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首选。

  产业推进是治理“白色污染”的关键

  记者:好的科技产品还要有好的政策扶持,在“白色污染”治理上,我们怎么用体制机制的优势来做好工作呢?

  谢德体:治理“白色污染”,如果仅靠企业和农民个人,无法完全实现。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成本较高,普遍推广存在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国家补贴的形式,推广完全生物降解地膜等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其中,产业推进是关键。因为“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是长期破坏,应该从国家层面出台长期可行的政策。

  袁志敏:虽然完全生物降解地膜价格还不能接近不可降解地膜,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试验示范项目依然有效地推动了产业发展,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该行业并在技术上逐渐赶超国外企业。截至去年,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原材料价格从最初每吨6万元以上降到每吨4万元左右,厚度亦从最初15微米左右降低到9微米左右,综合成本降低为最初的40%。当前,国家对塑料产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发重视,环保部已将治理“白色污染”列为重点工作之一,这就从产业发展层面为我们治理“白色污染”提供了方法。

  车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和谋划,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政府工作报告更明确提出了今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进一步昭示出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解决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眼下的当务之急,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也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报记者 王瑟 张国圣)

  链接

  截至2011年,新疆地膜覆盖种植面积已近3000万亩,占总播面积的40%以上

  截至去年,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原材料价格从最初每吨6万元以上降到每吨4万元左右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