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传播好中国声音
//www.workercn.cn2014-04-04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哪个国家拥有更强的文化软实力,哪个国家就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可以掌握更有力的话语权,从而更有效地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

  ■于虹

  2014年1月,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历史性地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一发展成就值得称赞。但与此同时,我们的文化产品及对外交流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却缺乏国际社会的推崇和认同。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对外推行本国文化的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说,哪个国家拥有更强的文化软实力,哪个国家就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可以掌握更有力的话语权,从而更有效地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最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所以,“文化兴国”已成为我国在经济腾飞之后的主要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下大力气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做好对外文化宣传工作,并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目标。众所周知,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世界各种文化间的融合和渗透,而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要想得到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的认可,就需要走进这个文化融合的大家庭。而翻译正是迈入这种融合和渗透的加速器,需要翻译工作者在搞好文化对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注重打造语言—翻译的重要媒介。近年来,由于拥有专业的翻译团队,来自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品在语言方面几乎无可挑剔,再加上良好的营销方式,为他们开辟了众多海外市场。而中国的电影、舞台剧、时装秀和书籍等多种文化载体,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也让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更加感性和立体,但关键作品往往不得精髓。有人认为中译外是外国人的事,整个世界译坛也是以把外语译成母语为主流。但如果我们只能把英语译成母语,而不能把母语译成英语,那么早晚有一天英美文化势必要主宰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即使英美译者的翻译语言流畅,但原著的精髓内涵往往无法表达。要想把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我们就必须靠自己来翻译介绍。比如在电影对白中出现“对牛弹琴”这句成语,如果英美译者来翻译的话,很有可能把它处理成为一个在英语中与它意思相近的习语“To throw pearls before swine”(把珍珠洒在猪面前),这条习语来源于《圣经》,具有明显的西方色彩,而汉语中的“对牛弹琴”讲的是我国一则民间故事, 最好直译为“to play the harp to a cow”。这样的译文既负载着丰富的汉语民族文化信息,又有生动贴切的形象表达,准确易懂。汪榕培教授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以准确真实的本来面貌推向世界,这一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到中国译者的身上”。

  其次,注重打造“精品工程”,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009年,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五经》被翻译成9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这是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又一新举措。但是目前中国文化产品在质量上仍旧参差不齐。以出版业为例,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艾超世博士认为英国的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汉学家需要有关中国文化的精品力作,虽然英译本的中国文学作品数量有所增加,但质量却有所下滑。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不免出现甄选不当、翻译粗糙、校对不准等现象,国外民众很难通过这样的作品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华文化。所以我们应精心策划,以重点作品为中心,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大力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展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变法图强”“和睦协调”等文化思想方面提高翻译水平,让译作更贴近读者的阅读习惯,并通过专业公司出版发行,通过主流媒体宣传和推介。可以说,传统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形象,是民族精神的聚合,也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与中国文化自身的底蕴内涵相差甚远,所以,文化翻译工作任重道远。

  再其次,注重培养中译外高端人才。人们常以为懂外语的人就能从事翻译工作,实则不然。中国文化对外传译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在传译过程中如何加强对中国文化自身的研究,以从根本上避免“误译”或“过译”等现象。比如如何恰切传达当代中国政治话语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而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去年5月期刊的封面,则把中国梦解释成为“重新回到1793年乾隆当权时那样的朝代”。众所周知,中国梦是一种易为群众所接受的形象表达,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机遇,绝不是回到封建王朝。所以,我们在宣传中一定要注意如何准确贴切地把中国核心的思想价值观表述出来,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避免引起别人的猜疑。这就需要译者不但要紧跟时代步伐,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发展意识,努力成为优秀的文化翻译人才,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融合,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成功。

  如果说今天中华民族的崛起在经济上逐步实现了,那么,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崛起,必须利用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来塑造大国形象,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源泉。为此,翻译工作者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需振奋民族精神,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文化翻译发展道路。这样,崛起的中国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深厚的中国文化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副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