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发展传统武术 服务全民健身
//www.workercn.cn2014-04-08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晏西征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是中华传统道德之载体。自古以来,以勇武著称者,多以忠孝仁义、礼信廉耻为立足之本。习练武术,不仅能强健体魄、防身自卫,还能修身养德,陶冶情操,养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良品格。因此,笔者在最近举行的“第七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暨“第十届中国武术协会换届会议”上发言时呼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更好地服务全民健身,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日趋活跃,武术正在大步走向世界,成为我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其实,不管是在本国学习中国武术还是慕名前来中国学武的外国人,他们对中国武术的向往,往往是源于中国传统武术与古老东方哲学的魅力。这说明,中华武术不单纯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还是一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对中华传统武术的继承要在文化层面上多下功夫,要充分了解各种武术流派的文化内涵,武德规范以及礼仪、传承、功法、套路、技击的文化理念与文化背景等等。各级政府应重视组织对中华传统武术的深入挖掘和全面整理,倡导发扬光大。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起源于原始部落时期的生产劳动与战争,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拳种流派,有注重练腿的,有强调用拳的,有力求先发制人的,也有提倡后发先到的,更有形制不一的各种器械,包罗万象,琳琅满目。也正是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武术的发展产生了困扰,使初学者无所适从。这些,应引起武术工作者的深思:怎样才能使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武术瑰宝更好地服务全民健身?如何才能让其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我认为,关键是抓住着力点,坚持不断发力。

  中华传统武术的各种流派,尽管在风格上各有不同,每一个流派都承载着深厚的本土文化与民风,如齐鲁之雄、燕赵之勇、湖湘之悍等等,但都打上了“中国人、中国梦”这一共同的深深烙印。因此,当代武术工作者,一定要担当起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继承人的神圣责任,着力弄清楚中华传统武术的内涵与精髓,把握好继承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武术继承工作上,国家体育部门一直非常重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组织过全国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而在武术的发展工作上,我们一定要正确树立“大武术观”思想,要大力加强武术段位制建设,要在武术进入奥运会等方面继续努力,使中华武术更好地走向世界。

  在武术推广方面,则是越简单越好。只有总结归纳出一些便于学习的、有代表性的、动作简单却富有文化内涵的武术理论与技术,才能使更多的人对武术产生学习与锻炼的兴趣,从而使大家自觉自愿加入到习武健身行列中来。推行中国武术段位制,就是这种发展模式的最好体现。我们要着力改进和完善中国武术段位制,大力推动武术“六进”工作,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武术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中华武术在各乡镇、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军营得到全面推广。同时,要在国外寻求与孔子学院等文化推广机构进行深度合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中华武术团体到国外开设武术推广机构,并加强统一管理。这些措施的落实,对于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服务全民健身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作者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武术协会荣誉主席)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