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文化如何从幕后走向外交舞台前沿(上)
//www.workercn.cn2014-07-24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欧阳安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文化外交作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三大外交支柱”之一,在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为我国重要战略机遇发展期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和文化环境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便于读者理解“文化外交”,笔者在此就其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文化外交的形成

  文化外交可谓源远流长。据美国前新闻署高级官员理查德·T·安特博士研究,至少3000年前,文化外交就已成为国王们的首要外交手段。现有的文字资料显示,铜器时代的文化外交已成为人类要求进步的一种规范。中国唐朝玄奘西行取经,元朝马可·波罗访华以及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等都属于宽泛意义上文化外交的范畴。在西方,古罗马和波斯都曾将文化视为其战争的一部分。特别是罗马文明在学识、秩序、繁荣和娱乐等文化方面的优势,都曾在其征服意大利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外交”作为外交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学者拉尔夫·特纳于1942年向美国国务院提交的一份有关对外文化关系的“特纳备忘录”中明确提出的。该理念经由美国外交史专家弗兰克·宁柯维奇进行系统阐述后得以发展。

  文化作为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背景和动力,对外交政策的模式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政治文化、国民性等因素,通常左右着国家对外政策的倾向性。政治文化往往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人民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及其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关的国家的关系的态度和方法”,国家的文化外交政策包含着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取向,构筑出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发展的自我认识和文化构想,为本国民众观察和认知世界、了解本国在世界舞台的位置与角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视角。外交政策的选择是否与本民族的文化模式相契合,至关重要。

  随着跨国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日益广泛地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民众生活等各个领域,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文化的特殊外交功能,开始通过制定文化关系政策,对自发的跨国文化交流进行管辖、引导和调控,规定或规范其内容、形式、手段、目的及运作机制和发展方向,并提供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保障。由此,外交领域的文化活动日益频繁,文化领域的外交行为逐渐形成,文化不断从幕后走向外交舞台的前沿,成为国家对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单独以文化为内容的新型外交形式——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作为国家外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早在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便已提到,各国使领馆的职责之一就是“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间之友好关系,及发展两国间之经济、文化与科技关系”。由此,文化外交得到了国际法的确认。文化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国家的对外政策中,与传统的政治外交、经济外交相辅相成,在国家整体外交实践中共同担负起实现国家利益的重任。

  因此,文化外交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性:是以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的外交行为;是以政府为主导、面向对象国政府和民众的官方行为,其行为主体是一国政府,政府是文化外交活动背后的主推手;是以文化为表现形式,通过和平的、非武力手段加以实现的公关活动。

  许多欧洲国家习惯把文化外交称为“第三外交”,把对外文化关系作为国家对外政策的“第三根支柱”(在政治、经济之后)。美国官方和学界则将文化事务(继政治、经济、军事之后)当作“第四外交”。美国前首席助理国务卿菲利普·库姆说:“教育与文化事务是现代国家外交政策的第四个方面,也是最人道的方面。”尤其相对政治、军事外交而言,文化外交更显示出其柔和、灵活的一面,具有“润物细无声”的鲜明特点。2001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访问法国时曾说:“文化交流是思想的交流,感情的交流,心灵的交流。”这句话概括了文化外交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种柔软性,使得文化外交更易于被目标国所接受。

  文化外交的途径与功能

  一般说来,文化外交的途径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国家政府间的行为,例如政府间签订各项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协议或计划、洽谈文化业务,组建或加入国际文化组织以及有关机构执行实施文化合作协定等。这是狭义的、严格意义上的政府外交途径。还有一种是一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对象国民众(包括各类民间团体组织等)所展开的一项国际公共关系活动,其关键是通过培植或影响国际舆论,间接左右他国行为来实现其外交战略意图。文学艺术、语言教学、图书出版、新闻传媒、体育交往、人员交流、文化遗产保护、信息服务、文化产品贸易、文化援助等,都构成对外文化关系的主要内容。而互联网、广播影视、书籍、报刊,甚至手机等媒介,则是文化外交实现国际传播的主要依赖手段。

  从功能上讲,文化外交在国家外交关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效:首先,文化外交对缓解国家间的紧张关系能起到重要作用。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的乒乓外交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当时,长期处于对峙隔绝状态的中美两国,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交流比赛,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为两国政府之间的正式接触疏通了道路,成为国际外交界经久传颂的“小球转动大球”的历史佳话。2008年2月,美国纽约爱乐乐团一行250余人自北京抵达平壤,开始历史性的“朝鲜之旅”。这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8年成立以来第一支来访的美国交响乐团。朝鲜文化省副相宋锡焕说,美国纽约爱乐乐团首次访朝“来之不易”,这是朝美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步。当时朝美两国在国际社会仍处在紧张关系之中,此次美国的“交响乐外交”无疑对两国加深彼此的文化了解、舒缓彼此的紧张情绪起到了积极的“双赢”效果。

  其次,文化外交有助于促进国家的贸易发展。当一国的文化成为时尚的风向标,或者被国外民众充分了解、熟知和喜爱时,其带来隐性的经济效益往往不可估量。法国是欧洲的魅力国度,其文化所散发的强大吸引力令法国入境游客数多年以来一直居高不下;前些年刮起的“韩流”文化席卷了整个日本列岛,大量日本人赴韩旅游,为韩国的旅游业注入一针强心剂。在这里,文化成为了一种“看不见的出口产品”。

  再次,文化外交对各国人民加强相互了解,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我们所从事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便是为了通过学习、交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不断加深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了解与认识,进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