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学区制“凉药”能否消解择校热
//www.workercn.cn2014-05-22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北京市西城区幼升小、小升初跨区跨省报名开始,图为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义务教育招生咨询接待室门前,家长排起的百米长队。(CFP供图)

  ■学区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制度性安排,在治理择校热的背景下,推动学区制的重点是学区的合理划分、学校的合适搭配、学区内教师和校长的流动、学区学校质量的考核。

  ■未来学区制要制度化、科学化,既要根据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进行动态调整,又要保持相对稳定;既要严格执行既定管理制度,又要适当增加选择性,扶持和鼓励发展优质民办学校,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要求。

  ■本报记者 柴葳 见习记者 杨国营 杨召奎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张女士,一年前就开始为在东城区花市小学读六年级的女儿如何跨过“小升初”这道坎儿发愁,上网紧盯2014年北京市“小升初”新政的出台,几乎成为她每天必做的功课。“自2014年秋季入学起算,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的东城区花市小学毕业生可直升广渠门中学,实现初小衔接。”近日,期盼已久的“小升初”新政出台后,张女士舒心地展露了笑颜。

  “广渠门中学与花市小学九年一贯制改革项目,是在东城区教委关于完成学区化管理到学区制转变,从办学模式到育人模式转变的具体要求下得以实现的。”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尤娜这段表述的背后,是该区从2004年启动学区化管理试点至今,以学区为基础进行的整整10年的尝试与探索。伴随着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条优质资源带、14对深度联盟学校的正式挂牌,北京市东城区今后将以学区为基本建设单元,实现学区教育全面优质品牌化,深度满足百姓的教育需求。

  “今年教育部相继出台两个关于免试就近入学的文件,强调‘划片就近入学’,划片的‘片’,就是要实施学区划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认为,学区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制度性安排,有利于系统解决择校问题和义务教育均衡问题。

  近年来,逐渐明晰的学区制改革路径,在全国各地各种因地制宜的模式之下,沿着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的制度化方向,从过去走向将来。

  应运而生的“学区制”

  2004年,是北京市东城区的教育改革年,那一年,该区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先进区”。“东城区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老百姓的需要”,这样的结论,即使在当年,也多少让人难以置信。毕竟区域内有20多个国家部委,一大批国家级科研机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充裕;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约百所,仅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就有140人,整体教育资源应该算是很丰富了。

  然而,2003年区里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天文馆分布在两所学校,室内体育场馆分布在10所学校,占全区学校数的7%。骨干教师分布不均衡,90%的骨干教师分布在10%的优质学校,所有的特级教师都集中在6%的优质学校和教研机构。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就是,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少数学校占有了全区大部分的优质教育资源。

  面对资源不均衡带来的校际差距,东城区教委首先采用了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撤并学校、整合资源。“十五”期间,东城区共撤并了37所学校,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第一次整合,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校际差距。然而,“意外”随之而来:调整后的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学校自筹资金能力有限,合并后教职工待遇有所下降;过快整合使优质人力资源被“稀释”。“在学校布局调整余地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探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方式,学区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时任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说。

  于是,在资源共享理念的支撑下,东城区的学区化管理实践着对教育资源流动机制的整合和再造,此举也被视为是对教育资源的“第二次整合”。经过周密的设计,东城区的10个街道被划分为5个学区,在不增加层级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新机制下运行的扁平组织结构,并设计了了3个层面对学区进行指导与管理,由此开始,东城区拉开了从学区化到学区制的10年探索。

  “实现由‘化’到‘制’的转变,最终能够建立起稳定、成熟、公平、均衡的发展机制与服务平台。”这是尤娜眼中关于学区制的“最终梦想”。十年间,从早期主要依靠校际联盟或多址办学模式的“虚学区制”,到以学区委员会为核心的三级管理模式逐渐成型后的“实学区制”,升级转型中的东城区正向学区制的更远目标一步步靠近。

  起源于美国的学区制,强调的是分权制的管理体系。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经过本土化改造的学区制,在盘活资源存量、打破校际资源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虽然起点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态势不同,但从学区化管理到学区制建设的尝试与探索,却在新世纪的头几年里,在东、中、西部的广袤土地上以蓬勃的态势相继生发,城乡联合的“承德模式”、“优质+薄弱”的“牡丹江模式”、初中联合办学的“郑州模式”、行政区域整合的“兰州模式”崭露头角,硬件设施共享、人力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是共同的关键词。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介绍,改革开放以后,舶来的学区制概念开始被国内教育界广泛认知。上世纪90年代,成都、济南等地开始学区制试点;2000年,深圳开始推行学区制。“当时的学区制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目的并非为了缓解择校热,而是为了解决片区内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陈如平说,当时的学区管理比较僵化,学区内各学校之间依然相对独立,缺乏交流和互动。

  此后,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完成,在实现“有学上”后,家长和学生开始追求“上好学”,“但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稀缺,由此导致择校热问题出现,并愈演愈烈。”陈如平说。

  在此背景下,学区制开始被各地教育部门重视,并被认为是缓解择校热的有效途径。2012年初开始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西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期望通过试点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让优质学校带动相对薄弱学校,以传、帮、带的形式,在区域内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不断壮大优质教育资源,进而实现学区长学校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成员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二是积极、大胆创新,探索一条路子,总结出一些经验,尤其是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能有所突破。

  “从发展的角度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大的背景下,面对区域、城乡、校际、人群间存在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学区制是一种与城市的区域规划、人口布局、资源分配进行有效结合的制度性安排。”吴霓说,在这一制度建立之后,再推行具体的教育均衡手段,更顺利也更科学。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