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构筑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校园
王轶//www.workercn.cn2014-08-18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关于校园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校园文化研究的历史来看,校园文化概念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由“狭义”向“广义”拓展的。因此,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作如下界定: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文化总的趋向和特征,但同其他群体文化相比,又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特征:先进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高雅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多元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稳定性与可塑性相结合;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彼此协调等。同时,由于校园文化又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还具有教育、示范、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娱乐和辐射等多方面的功用。

  目前,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全球化进程加快,多元文化时代格局逐步形成。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文化传播网络化的影响下,在多种文化现象的碰撞与交融、各类文化思潮的洗礼与冲击之下,作为思想与文化的发祥地的大学校园也在经受着这场文化浪潮的冲刷与涤荡。因此,构筑良好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作为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当今这样一个思想空前活跃、观念激烈碰撞、文化深刻交融的时代,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突显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引导力;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彰显高校校园文化的理想感召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其具体做法为:一是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引导和激发广大师生树立“我是校园主人”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主动发掘本校的办校、办学特色,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升华校园魅力;二是以校园学风为核心,开展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和学风为核心,以教风为引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为目标,以学术研究为水准,以寓教于乐为手段的多样化、高品位的文化活动,用以提高校园的文化氛围;三是以网络为载体,应积极推进以体现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有效的网络载体,引导学校师生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营造健康、活泼、和谐的信息化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打造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推广气氛浓郁、辐射性强的校园文化,构筑积极向上、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构建和稳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我们相信,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必将逐步由发展期步入成熟期,在推广和践行和谐文化的大潮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