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
吴珺//www.workercn.cn2014-11-25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教育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吉林省十届三次全会将城乡教育的普惠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础,对提升教育整体水平有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充分认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着力公平普惠,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投入多倾向于经济的增长,对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对城乡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农村地区各方面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艰苦、教师工资水平较低,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农村地区又缺乏吸引大学生到农村从教的优厚条件,也不能吸引和留住从事农村教育的优秀人才,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使农村的教育质量和水平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城乡之间教育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还是在师资等软件力量上的差异,已经成为阻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

  如何消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促进均衡发展,保证城乡孩子享有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资源。首先,政府是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主体,应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其次,政府对城乡义务教育的投入要进行科学规划,调整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投入比例,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把农村的义务教育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一个重点,资金分配要向农村地区倾斜,使城乡资金资源优化重组;再次,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义务教育,积极寻求多种渠道来筹集教育经费,如成立扶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基金会集资助教、引导企业家投资办学等。

  二是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相关规定,制定我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要求,对已经拥有优越资源的一些城市,重点学校的投入应相对减少,把更多的资源分配在农村地区不达标的学校建设上,集中财力物力加快其改造建设,同时加大对农村学校电脑设备、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建设、音体美等教学资源的投入,使农村学生享有和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三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软实力。首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设立专项资金提供培训经费,让教师到师范院校集中学习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核,以此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施教水平;其次,要建立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制度,通过交流,切实提升农村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第三,建立城乡校际互助合作,教师之间定期交流教学心得,进行课程研讨,通过优帮差来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最后,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从事教育活动,对有意向到农村从教的学生在其学习期间提供减免学费的优惠制度。

  四是要转变农村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改变农村家长传统落后的思想,教育部门应多组织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活动,使农村家长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农村子女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保证农村子女能够接受到基本义务教育,并努力延长学习时间,使其通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创造更多财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加快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