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观点摘编:用制度阳光穿透腐败之霾
//www.workercn.cn2013-12-23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是一场革命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效率有生产效率、劳动效率、投入和产出的效率,但最重要的是资源配置的效率。现在看来,只有市场经济才是资源配置效率最好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之所以在资源配置方面最为有效,一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人类本性,能够刺激和调动人们的激情;二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发挥最佳作用;三是经济运行所需要的知识的创造、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强;四是作为分散的个体,谁都必须按照市场价格的导向行动,这就在冥冥之中更容易遵循经济规律。

  市场配置资源的最佳效果是平均利润的形成,即各种资源都恰到好处地配置到了最能发挥作用的产业和用途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用。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健全的制度载体。市场经济体制制度载体的要件:一是健全的微观主体,要求产权必须明确,能以自己的财产权承担成功或失败的责任;二是政府职能必须是服务性和监督性的,是严格限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不能直接扮演市场主体,不能错位,更不能篡位;三是没有地方保护,没有行政垄断,而是体系健全的统一市场体系;四是能够充分竞争,自由流动,自由进入;五是对所有公民、企业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的。

  显然,我们与上述制度安排还有一定距离。我们的社会正进行两个转型:一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一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就决定了中国改革的难度。在历史上没有经历市场经济的中国,实现“两个转型”,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李义平(中国人民大学)

  城镇化要回归人类的社会本性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文化方式转变的过程,是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等要素有机联系和积极调动起来的制度机制建设过程。

  由于工业化加速,中国的传统社会生活共同体特别是很多地方的农村面临解体,而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正在建设之中,大量的陌生人流入城镇如何相处,是城镇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大量的城镇居民如何和谐相处,组建自己的生活共同体,在这样的生活共同体中相识、相知、相助,也是提升城镇居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健康的城镇建设应当是回归人类的社会本性,从“看不见人”的城镇走向“看得见人”的城镇。如果城镇建设者们把握城镇的社会本质属性开展城镇建设,就会贴近人类本性和人民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激发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热情,使社会治理格局日臻完善。在建设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时,应当明了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生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了全新的阐释,必将对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丁元竹(国家行政学院)

  用制度阳光穿透腐败之霾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可以说,通过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保证公共权力纯洁性的基本手段。

  真正做到从制度安排上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建立一个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才能实现公共权力的“公共性”。让人民监督权力,就是要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真正通过制度平台和制度渠道实现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是通过缜密的制度安排让权力运行切实公开透明,用阳光的持续照射穿越腐败的滚滚雾霾,照见政风的朗朗乾坤。

  ——竹立家(国家行政学院)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