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船长精神:与船同在
//www.workercn.cn2014-07-09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航行中船长的权力至高无上

  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称,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最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这个人就是船长。

  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鼎鼎有名的船长是《荷马史诗》里的英雄奥德修斯。因为刺瞎独目巨人,奥德修 斯得罪了海神波塞冬,从而屡遭波塞冬的阻挠,在海上整整漂泊了十年,最终才找到回家的路。他依靠勇敢和智慧,把自己的人团结起来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魔女基尔克,克服海妖美妙歌声的诱惑,穿过海怪的住地,摆脱神女的挽留,历尽各种艰辛、危难回到故土。

  船长这个职业让人们联想到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和开拓者,他们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从未放弃。他们的经历被描绘成一部英雄成长史——不屈服于大自然,勇于和苦难抗争。

  在古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落后,每次远航出海都是几个月的时间,期间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汪洋中的一条船,远离了陆地,远离了正常环境与国家机器,全船人是一个整体,面对一望无垠的大海,船上的人们要团结在一起,形成集体的力量抵御大自然的险恶,才能得以生存。在危急时分,船舶遭遇险情,船只和船上人员的安全只能系于船长凭个人经验所作的判断。船长的登高一呼、力挽狂澜是航程安全的重要保证。渐渐地,航海的船只就形成了一个以船长为核心,一切服从船长指挥的习惯,可以说一旦出海,船长就是法律,他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电影《叛舰喋血记》中的船长虽然是航海专家,却不惜使用各种残酷、暴力的手段,甚至体罚船员至死来巩固他作为“国王”的地位和权威。在船长暴政的压抑下,起义爆发了,船员们没有处死他们的“暴君”,而是将他放逐到海上,让海洋来选择他的生死。然而在法庭上,法官明知船长的贪婪与残酷,对于船长的恶劣行径却视而不见,审判的矛头直指发动叛变的船员,而不是引发叛变的船长。

  虽然赋予了船长在船上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了避免船长的为所欲为,在当时还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在船沉没的时候,其他船员都可以逃生,唯有船长不可以。既然有着“船长绝对权力”传统,自然也就有了船长对船只安全的绝对责任。船长必须与船只共存亡,否则他将不可能被社会所接受,甚至生不如死。

  作家康拉德的名作《吉姆老爷》中的水手吉姆因为年轻时跟着船长弃船逃生,沦为笑柄,穷其一生想洗脱污名,最终得机会勇敢赴死。在“与船只共存亡”这个紧箍咒的约束下,船长不敢拿船只安全当儿戏,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经验,率领船员完成胜利的远航,否则就要用自己的生命维护“船长”这份荣誉。而船员被船长生杀予夺大权约束,不敢各谋私利,必须同舟共济地保证船只的安全。

  船长为什么应该最后离开

  十九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对生命的价值也更加看重,于是开始要求船长在船只沉没后也要逃生,不要与船同沉。于是在发生海难而沉船时,船长也可以逃命,但船长往往是最后一批逃生的人。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出现了一位英雄船长。1870年两艘英国轮船“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在灾难面前保持着人性尊严和职业操守。面对混乱的场面,哈尔威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在,船长。”“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二十分钟后,轮船沉没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在遭遇事故的时候,没有人比船长更了解自己的船舶结构和人员,不管是组织疏散、维持秩序,还是寻求救援、联络接应,都需要船长在船。因此在弃船情况下,船长必须最后一个离船,各国的海事法律对此都有明文规定。对于那些不顾乘客生命急于逃命的船长,面临的是法律的严惩。例如韩国《船员法》第11条规定:“船舶发生紧急危险时,船长必须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第132条规定:“船长违反第11条的规定,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43条第二、三款规定:“放弃船舶时,船长非将旅客、海员救出不得离船,并应尽其力所能及,将船舶文书邮件及贵重物救出。违反规定者,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而致有死亡者,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美国的海事法律,弃船逃生的船长不会受到刑事指控,但如果船长逃避责任导致乘客死伤,依然要面临过失杀人罪名。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船长弃船有可能被认定触犯刑法。

  2006年1月1日生效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提出:“第Ⅸ/1条所定义的船东、租船人、船舶经营公司,或任何其他人不得阻止或限制船长根据其专业判断为海上人命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而做出或执行任何必要的决定。”在航海实务中,如果发生了火灾、触礁、碰撞等事故时,有权做出“全船逃生”决定的只有船长一人,倘若船长先于其他船上人员逃命,决定权即无从依归。若有人命丧生,船长无法以“已善尽职守”为自己辩护。

  即使在“船长与船共亡”这一古典荣誉逝去后,坚守岗位、将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船长也要远远多于那些弃乘客于不顾的船长,失事船只的船长至少不能先于旅客和海员逃命的职业伦理也依旧被遵守。但是总有行业违规者、职业背叛者的存在,那些在危机时刻弃船以及弃人逃命的船长,把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2012年,意大利邮轮“协和号”在吉利奥岛附近触礁搁浅,船长弗朗切斯科·斯凯蒂诺弃船逃跑。搁浅事故造成17人死亡,斯凯蒂诺弃船时,船上依然有300多名乘客。调查这一事故的检察官认为,斯凯蒂诺应当因多项过失杀人罪被判入狱15年;引发邮轮失事入狱10年;此外,他还必须为触礁事件发生后死难的30多名乘客和被其抛弃的300名乘客中的每一个人承担8年的监禁。因此,他总共应当被判处2697年监禁。

  延伸阅读

  船长被赋予“警察权”

  人类自制造第一艘木舟起,就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随着科技的进步、航海技术的不断改善,海上运输变得更加快速、安全,再加上其装载量大的特点,海上运输越发受到人类青睐。同时,在全球化不断深化,国与国接触不断加深的形势下,海上运输的地位更被不断重视。

  船舶作为海上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由于航行线路通常较长,在航行期间很可能遭遇海浪、恶劣天气等不可预见的变化,所以船舶时常处在危险的环境当中。船长作为船舶航行时的管理者和直接指挥者,在确保在船人员、船舶安全、处理突发事件等各个方面肩负着责任,法律自然赋予其多种权力,包括若干种公权力,如船舶指挥权、警察权、公正权,其中当以“警察权”最为特殊。

  比起警察权能约束到的铁路、航空领域,海运领域中的船舶因独自漂泊于海上从而形成封闭“小社会”,在国家公权力鞭长莫及的情况下,为保证船舶秩序,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预防、制止违法犯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把“警察权”授予船长,使船长在保障在船人员以及船舶安全时发挥关键作用。

  但另一方面,船舶运输的主要目的是商品贸易,雇主雇佣船长的直接目的是实现指挥船舶航行以及业务营运,说到底船长具有明显的私主体属性。而迫使其行使警察权的原委,不过是为解决特殊的海上环境导致国家公权力在船舶中处于“失控”状态的问题。虽然船长行使警察职权时代表国家公权力,但假若船长在行使警察权的过程中侵害他人权益,权益被侵害方却得不到国家的保护,而只能寄望船长承担责任。这种私主体为了国家利益行使国家职能,因行使公法职能产生损害后果却得不到公法保护的现象,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 (卓亮)

  你知道吗

  “中国船长”李旦居中调停

  荷兰人最终撤离澎湖

  李旦是17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最著名的船王和走私大王,也是明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航运家、华侨领袖,被西洋人称为“Captain China”(中国船长),或称甲必丹李旦。“甲必丹”是西班牙人统治马尼拉时期,对华人领袖的称呼。

  李旦早年以商舶为事,远走菲律宾吕宋经商致富,后成为马尼拉和吕宋地区的华人华商领袖,在马尼拉接受了天主教洗礼。1603年西班牙屠杀华人,作为大屠杀的幸存者,李旦被西班牙人罚在船上当奴隶,一干就是九年,后来逃出跑到了长崎。李旦与日本封建藩主及英荷商馆馆长均有交情,以此良好人际关系从事商业活动。其商船则往来日本、闽粤、越南、暹罗、巴达维亚(即印尼雅加达)一带,成为东南亚一带最大的外贸航运家。

  李旦也是中国最早开发台湾的开拓者和统治者,他招募移民到台湾,并加以组织,供应生产工具,提供武力保护,和部落首领订约划界,向辖下移民抽税、收租。1623年爆发澎湖之战,明朝派兵驱逐荷兰东印度公司离开澎湖,李旦赶到澎湖居中调停,通晓闽南语、南京官话、日文、荷兰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的语言专家郑芝龙(郑成功之父,据传为李旦义子)担任语言翻译,最终荷兰人撤离了澎湖。

  五花八门

  海盗船长偷袭西班牙

  助英国成为新海上霸主

  弗朗西斯·德雷克出生于英国德文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1568年,德雷克和他的表兄约翰·霍金斯从事贩卖黑奴的生意,遭到了西班牙人的攻击,仅捡了一条命,从此以后他就有了仇恨西班牙的心。

  1572年,德雷克召集了一批人乘坐小船偷偷横渡大西洋,在南美丛林里他们抢劫西班牙人运送黄金的骡队,又抢下几艘西班牙大帆船,成功返回了英国成为英雄,并受到女王的召见。1577年,他再次从英国出发直奔美洲沿岸,一路打劫西班牙商船,但由于西班牙的封锁,无法通过狭窄的麦哲伦海峡,于是他一直向西横渡太平洋,最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普次茅斯港。这次航行是继麦哲伦之后的第二次环球航行,德雷克不仅带回了数以吨计的黄金白银,还发现了合恩角和德雷克海峡。

  英国海盗对西班牙的劫掠渐渐动摇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地位,1587年,伊丽莎白女王处决了亲西班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出了“无敌舰队”讨伐英国。1587年4月19日夜,德雷克的舰队偷袭西班牙港口,33艘军舰和36艘补给船被击沉。由于德雷克的奇袭,西班牙人直到1588年5月才完成集结。在海战中,德雷克推出了一种新战术:在战斗时,让舰船首尾相接排成一字阵,用侧面的舷炮轰击,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变得毫无作用。7月28日晚,在德雷克等人的建议下,英军又采取古老的火船战术,西班牙舰队阵脚大乱,无法保持队形,英舰趁机突击。此役,西班牙“无敌舰队”损失了近百艘战舰,两万多士兵葬身海底,这场海战标志着西班牙开始衰败,而大英帝国则成为新的海上霸主,也成就了德雷克的辉煌。他被封为英格兰勋爵,登上海盗史的顶峰。

  大千世界

  船长发现预防坏血病“秘方”

  詹姆斯·库克1755年加入英国皇家海军,1769年10月抵达新西兰,成为首位环绕新西兰航行的航海家。1773年1月,他完成横跨南极圈的创举,成功驶至南纬71度10分离南极洲不远的海域,是整个18世纪航海家到过最南的地方。

  1776年,库克船长第三次前往太平洋,寻找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西北航道,1778年1月发现夏威夷群岛,成为首批登陆群岛的欧洲人。库克在旅途中尝试不同的方法防止船员患上坏血病,他发现预防坏血病的关键,是要经常向船员提供充足的新鲜食物,尤其是青柠等含丰富维生素C的蔬果。库克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写成详细报告,并提交英国皇家学会,使他获得科普利奖章。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