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破解发展瓶颈 加速园区升级
——加快长沙产业园区转型创新发展的思考
//www.workercn.cn2014-07-04来源: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李玮玮

  产业园区是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沙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核心和龙头,摸清长沙市产业园区发展状况,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前段时间,长沙市财政局分别选择成熟型、加速型、初创型三类具代表性的园区进行走访调研。结合实际与问题,笔者现就加快长沙产业园区发展的措施和政策谈几点建议。

  长沙产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长沙目前共有各类产业园区15个,三县(市)六区都有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园区7个,省级产业园区8个。从成长进程看,6家园区在2000年前成立,9家在2000年后成立。从建设规模看,规划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个,50-100平方公里之间的有4个,10-50平方公里之间的有6个。从发展趋势看,5个国家级开发区处于平稳发展期,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紧迫。大部分园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要素资源需求旺盛。尚有部分园区处于初始创园阶段,基础设施投入大,资金需求压力大。

  长沙产业园区发展的特点

  一、各级政府日益重视产业园区发展。从市级来看:进一步缩减和简化行政审批事项,推出资金扶持、土地出让金返还、土地供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市财政五年来13.75亿元工业发展资金的70%以上投向了产业园区和园区企业。从区县(市)来看:认真落实国家财税政策,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和财政奖励政策,特别是加大了产业发展投入。

  二、新型工业化建设提质增效。一是经济总量贡献明显。近年来,园区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和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二是产业集聚特色明显。承接了光伏产业、汽车产业等产业转移,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

  三、“两型”创建成效明显。先后启动循环经济建设试点等五大工程,出台“两型园区”和“两型企业”创建考核标准,20家企业27个产品通过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宁乡经开区和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列入国家再制造产业建设的首批示范基地。

  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实施“主攻基础设施”战略,自主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商贸中心、公共交通与金融、企业服务中心、培训体系等综合配套服务日趋完善,实现了由单一工业区向多功能、现代化的功能区转变。园区管理机构实行扁平化设置,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电子政务、承诺服务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管理创新有效升级。

  目前长沙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宏观经济形势偏紧,发展压力增大。一是企业的投资信心、投资能力、投资扩张意愿都有所下降。二是招商成本加大,企业投资从单纯关注地价、税收转向技术、人才、金融、配套等全方位的发展支撑。三是各大园区之间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链尚未形成,缺乏统一规划,加之大多数园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质化趋势明显,园区间产业竞争激烈。

  二、资源要素日渐匮乏,制约效应明显。主要体现为土地保障压力大、财政收支压力大 、融资管理压力大、人才和技术相对缺乏。

  三、 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社会问题凸显。行政管理上,园区管理机构不是一级政府,国土、规划、发改、消防、建设等主要职能部门都不具备审批权,虽园区采取了全程代办服务,但协调难度大,审批效率不高。城市管理上,部分园区没有母城依托,服务设施、生活配套等方面投入不足,服务功能亟待完善。

  加快长沙产业园区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准确定位园区建设。结合各地实际,编制园区控制性详规和交通、电力、给水排水等专项规划,使园区产业发展与交通、商贸、金融、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人居环境等协调发展,实现“城园融合”,提升城镇化水平。

  二、科学引导产业集聚。一是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建立市级协调引导机制,指导各园区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实现各园区的错位发展,形成全市较为明晰的产业发展功能分区。二是引导关联企业集聚发展,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切入点,争取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所有新建工业项目和技改搬迁项目原则上必须入园,按照全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突出园区发展特色。三是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企业声誉大、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积极引进上市公司、大型央企和国内外500强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破除三大发展瓶颈。首先,破除资金瓶颈。一是加大对特色产业集群和地方特色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融资平台公司发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多元化融资方面给予政策指导和支持。二是支持金融机构在工业园区开展知识产权抵押、可动产抵押等多样金融创新,搭建适合产业园区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和担保体系。三是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面向市场直接融资。

  其次,破除土地瓶颈。一是充分把握“两型社会”建设机遇,争取中央、省用地政策支持和倾斜,在用地指标上进行单列。二是建立入园企业退出机制,对闲置用地、投资强度达不到规定的用地、已破产企业占用的工业用地、长期停产企业或长期达不到设计产能的企业用地,及时清理、回收、盘活,切实提高园区土地使用效益。三是加快工业地产发展。制定工业地产发展总体规划,以标准厂房建设为载体,发展总部型都市工业。

  再次,破除机制瓶颈。一是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在当前园区不具备规划、国土审批权的前提下,建议给予园区规划、国土前置审查权,加强园区内的项目管理,完善与园区发展相适应的土地收益返还机制。二是整合做大现有园区。对条件相对成熟,且在空间位置上接近的园区,可考虑以成熟型园区带动初创型园区或采取“飞地”管理模式,有效整合各种要素资源,促进产业园区功能分区,连片开发,协调发展。三是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统筹二三产业发展,增强园区城市承载功能,打造宜居创业园区。(作者系长沙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