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作风建设是永恒的课题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改进作风的重要论述
//www.workercn.cn2014-07-09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周振国

  习近平同志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针对党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加强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不仅为新形势下改进党的作风提供了鲜活的理论指导,也为党的建设理论增添了新内容。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人民群众从党员干部的作风感受党的形象,体验党的号召力。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告诫全党:“我们所有经济机构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义。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执政党的作风与执政理念和执政活动息息相关,也引领着政风民风。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也说过:“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作风,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法宝,是党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根本保证。如果丢掉了这些优良作风,党就会丧失根本的政治优势,陷入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央之所以要抓住改进作风来推进党的建设,是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实际上是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突出表征。在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坚定理想信念还是放弃理想信念、是当人民的勤务员还是当官做老爷、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私等方面的尖锐矛盾,其最本质的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还是无情地割断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因此,抓改进作风,整治“四风”,看似治标,实际上为治本找到了恰当的切入点,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搭建了合乎民意、深得民心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看,作风建设这个永恒的课题也就是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永恒课题,是永远处于进行中的、需要不断解决的重大课题。“四风”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人心,影响党的执政地位。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这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还对顽固性和反复性的原因作了深刻的揭示。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易”在于放松警惕,因恶小而为之;“难”在于习惯成自然,舍不得横下一条心痛改前非。“四风”问题都是积弊顽症,容易出现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现象,所以必须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事实证明,“四风”的存在,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广大党员干部只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时处处以党和国家的命运以及人民利益为重,以党的铁的纪律为准绳,就一定能抵御“四风”的侵蚀。

  解决“四风”问题,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和党内各项制度规定。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来讲,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管党治党首先要强化党的总章程——党章的至上权威。各级党组织、每一个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践行党章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建设一个合格的党组织,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党章是一面明镜,经常照一照会知得失、明方向,增强抵御“四风”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贯彻执行党内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长期以来,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但也要看到,由于一些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得力,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不能形成禁行的“高压线”,给了不正之风以可乘之机。有了好的制度,就要认真、严格执行。要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谁违纪就追究谁、处理谁,党内不能有特殊的党员个体,更不能有特殊的党员群体。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像钉钉子一样一锤一锤敲下去,钉得狠、钉得牢。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颁布了“八项规定”,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以上率下,坚决兑现。一个节庆一个节庆抓具体,一项一项抓到位,动真格通报典型案例,严肃处分当事人,追究领导责任,充分反映了党中央高度的认真精神和从严治党的决心。

  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

  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个永恒的课题,持之以恒地做好改进作风这篇大文章,要求每个共产党员把增强党性作为必修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自觉践行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传承发扬清廉务实、秉公为民的良好作风。

  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中国工人阶级阶级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工人阶级代表着全民族全体人民的利益,具有大公无私的阶级本性,最具组织纪律性和战斗力,最具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忘我精神。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排头兵,理应增强党性锻炼,用纯洁的党性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袭,以优良的作风和清廉的形象扎根于群众之中。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党员放松了党性修养,颠倒了公、私关系。有的领导干部一事当前,先为自己着想,为家庭和小团体着想,不是为人民实实在在做事,而是为个人升迁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任人唯利,甚至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的领导干部大搞权钱交易、贪赃枉法,甚至到了欲壑难填、蛇欲吞象的地步,如此等等。这样的领导干部被“四风”侵蚀是必然的,其根源在于价值取向上“私”字领先,不仅私心、私利、私欲占据了头脑、左右着行为,而且对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些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和高尚道德进行所谓质疑。习近平同志对此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评,强调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无欲则刚”、“心底无私天地宽”。共产党员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民赋予的任何权力都姓公,自觉地用公、私两把尺子衡量自己党性强不强,时刻警惕各种欲望的诱惑,防患于未然。

  党性修养和锻炼是改进作风的内在动力,与作风建设相伴而行,永无止境。提高党性修养是一个破与立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统一、知行合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优良传统、各个时期的先进典型,是引领我们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学习越多,理解越深,就越能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还要读无字之书,就是要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善于向群众学习,怀着人民公仆和人民之子的深厚感情同群众交流,向群众请教,取群众之长补自己之短。无论是读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都要坚持联系实际,首先要联系思想实际,触动思想深处的私心杂念,认清私心对党和人民事业以及个人健康成长的危害,把“公”这把尺子时时记在心里,拿在手上,用在身上,不断提高党性锻炼的自觉性,努力从根本上铲除“四风”。

  作风问题的严重性、顽固性和反复性,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以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的决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已有的制度要落实到位,发现的问题要处理到位,整改的措施要执行到位。要做到管事、管人、管思想、管作风四位一体,把改进作风的各项要求和举措融入各项工作之中,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围绕作风建设这个永恒的课题,不断写出新文章,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