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www.workercn.cn2014-02-13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冯俊英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问题不仅仅是农民的问题,还关系到国计民生。“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取得跨越性发展,但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使农业经营产生更大效益,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应注重增强农业竞争力。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就难以发展。有竞争力的农业,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产业的重要保证。增强农业竞争力,认真解决好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就要布好农业产业体系这个局,走好加快农业产业发展这盘棋,鼓励发展和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构建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突出循环农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优势,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农业竞争力。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科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化水平。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素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农技推广体制,使农业科技成果下得去、农民科技需求上得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关键是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农业农村发展,关键在人。中央提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等一系列措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全社会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重要地位的认识,让“农民”从身份变成职业,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更多职业农民,让从事农业生产者自身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得到充分的尊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不仅让已经进城就业的农村人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同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还要不断提高农民在农村美丽家园安居乐业的优越感,使不进城的农民一样能够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应该给予农业更多扶持。要强化农业农村支持保护体系,确保增加广大农民的改革红利,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探索建立国家奖补与农民投资投劳相结合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的关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群众过上文明、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

  (作者单位:自治区粮食局)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