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这是对“粮食安全”的误读
//www.workercn.cn2014-01-20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朱相远

  主题链接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7个挑战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显示: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诸如: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变化影响,上述趋势难以逆转,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具体来说:1、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2、耕地数量逐年减少;3、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4、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5、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6、种粮比较效益偏低;7、全球粮食供求偏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把粮食安全列为六项任务之首,足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但有媒体在解读时,没有弄清粮食安全的真正含义,却把它混同于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们所担心的“食品安全”了。比如,有媒体报道一位地方官员在“粮食与国家安全论坛”上接受的采访中称:其所在地区严禁使用转基因种子,“政策上我们一方面鼓励转基因商品化,另一方面又提出粮食安全问题”,这是不协调的。很显然,这里混淆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消费过程中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其实,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国家粮食安全重在防止饥馑。在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中,粮食是一种战略物资,必须确保食物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个安全并不直接指卫生安全,而是更强调供给安全,确保能吃饱不会挨饿。适度进口一些粮食,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是可以的,但绝不能把吃饭问题寄托在进口上。国际粮食市场的交易量是很有限的,13亿人口的大国若把口粮依仗于进口,那是极不安全的,等于把饭碗托付于别人。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为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就是依靠自己保口粮,做到谷物基本自给,确保13亿人的口粮绝对安全。这个安全的概念是指保障口粮自给,以保障国家与社会稳定安全。过去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是指口粮数量,要基本自给,不能把粮袋子挂在别人腰带上,这是保障国家独立、社会稳定的基本战略。

  当然,同时我们也要更加注重农产品的质量,注意食品安全。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但食品安全主要是指卫生质量要达标,实现无公害化。这个安全与粮食安全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简单地说,粮食安全为了吃饱,食品安全为了吃好。

  对转基因农产品,社会上有不同看法,但大多是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的一种担忧。我们一方面对转基因作物要严格把关,另一方面也不应拒绝发挥生物工程在农产品生产中的潜在威力。因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强调“科技支撑”,就包含转基因等新技术的应用。所以,媒体报道的那位官员把转基因是否影响食品安全的担忧,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当成一回事了。加上有些媒体也弄不清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就大加宣传,这就使人们无法正确把握中央决策的精神。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对中央文件的学习,缺乏认真钻研深入领会的态度。只是表面读读,似懂非懂就乱发议论,以致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为反对转基因的依据。另外,这还反映了当今一些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从未体验过粮食短缺而挨饿的滋味,不了解中国曾因粮食短缺所造成的严重饥荒,因而体会不了粮食安全的真正含义,所以就容易简单地把粮食安全等同于食品安全。

  (作者为全国人大原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