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哲学家的便条
——伊川《与方元宷手帖》小考
杨海文//www.workercn.cn2014-04-15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经典用文字书写,大道寄寓于经典之中。经典重要,大道比经典更重要。古代读书人以求道为目的,但求道先得读经,读经又先得理会经文的字句以及前贤的注疏。把经读好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大道能否求得更是难以确保之事。如何处理读经与求道的关系?我们读思想史,看到过无数思想家相关的思考。譬如,理学宗师伊川(1033—1107)就此问题,曾给福建人方道辅(生卒年不详)写过一张便条。“便条”是通俗叫法,古人称为“手帖”,收藏家把它当成书法作品,读书人喜悦于它讲的为人处世之道。

  伊川这通手帖的文字版本,一般读者最熟知的当数《朱子近思录》卷2《凡百十一条》第15条的记载:

  伊川先生谓方道辅曰: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到也。求入其门,不由于经乎?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蔽,人人皆是。经所以载道也,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觊足下由经以求道,勉之又勉,异日见卓尔有立于前,然后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不加勉而不能自止矣。

  被《朱子近思录》辑录的言论,一般能从原作者的书里找到出处。查中华书局标点本《二程集》,伊川这通手帖见于《河南程氏文集·遗文》,题为《与方元宷手帖(见〈近思录〉)》,正文删去“伊川先生谓方道辅曰”九字之外,还多出一字,文末另加小字夹注:“按:朱子跋此帖有二,其一有应举耕田之语,又尝得先生年廿五时与方氏帖,惜皆不可见,姑记朱语云。”

  《二程集》反过来从《朱子近思录》抄来伊川这通手帖,足见朱熹(1130—1200)当年的慧眼独具。便条这类小东西,写下来就给了别人,伊川未必留存文字稿,以致湖湘学派著名理学家胡安国(1074—1138)当初编辑二程的文集,难以知道它们的存在,自然也就失收了。

  让伊川那张便条从《朱子近思录》首次回归到《二程文集》,这得致谢于元代临川人谭善心(生卒年不详)。谭善心对其“重为校刊”《二程文集》之事,也有过详细的交代。这段文字亦见《二程集》目录,位于《河南程氏文集·遗文》之后,属于“序引”。据此可知,谭善心觉得胡安国的本子有所不足,绝非尽善尽美,并特别属意于搜集程子的遗文及遗事,至治三年(1323)九月完成《二程文集》的重新校刊。言外之意,前有胡安国的本子,并印成长沙本(又称潭本),后有朱熹的改本,但伊川逝世两百多年之后,他写给方道辅的那通手帖,终于被谭善心编入自己的文集。

  在伊川这通手帖的传播史上,谭善心的功劳大,朱熹的功劳更大,无出其右者。朱熹不仅把它编进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朱子近思录》,还为它写过跋语,给予过极高的评价,加起来立下了三大功劳。前文已经谈过《朱子近思录》,跋语、评价又是怎么回事?

  先看跋语一事。谭善心给《与方元宷手帖》写的按语,提到“朱子跋此帖有二”。下面是从四川教育出版社点校本《朱熹集》第7册录出的原文:

  右伊川先生与莆田方君元寀道辅帖。后一帖乃嘉祐二年语,时先生之年才二十有五尔。真迹今藏道辅曾孙友陵家。后百二十四年,后学朱熹得曹建模本,刻石于白鹿洞书院。(《朱熹集》卷81《跋伊川与方道辅帖》)

  伊川先生德性严重,不轻与人接。今观其于方公父子兄弟之间眷眷如此,则方公之贤可知已。熹旧尝得前数帖,刻之庐山白鹿洞。公之曾孙长泰主簿壬又并其所藏数帖模刻于家,间以视熹,求书其后。虽先生之所以书者有非熹之所敢知,然观于应举耕田之语,可以决内外取舍之轻重;察于买椟还珠之谕,可以知读书求道之要在此而不在彼也。既以自厉,又书卷尾以属方君,使与其族之父兄子弟相与勉焉。绍熙改元孟秋七日,新安朱熹。(《朱熹集》卷82《书伊川先生与方道辅帖后》)

  朱熹这两篇跋语,第一篇有“嘉祐二年”及“后百二十四年”之语,可断写于淳熙七年(1180);第二篇有“绍熙改元”之语,可知写于绍熙元年(1190)。据此,伊川写给方道辅的手帖,并不是只有现名为《与方元宷手帖》的一通,而是有很多。同理,谭善心说“朱子跋此帖有二”,“此帖”不能仅指现存的《与方元宷手帖》,而当泛指伊川写给方道辅的多通手帖。

  以上两篇跋语,第二篇尤其发人深省。譬如,朱熹1180年所见的“前数帖”与十年后看到的“并其所藏数帖”,是完全不同,还是间或有所不同呢?间或有所不同,比较符合实情。不同者又是什么?据文意揣摩,有“应举耕田”及“买椟还珠”之语的两通手帖当在其中。也就是说,直到1190年,朱熹方见后世所谓《与方元宷手帖》的摹本。假定这一推测成立,当年刻于白鹿洞书院的伊川嘉祐二年(1057)之语,就难以断为《与方元宷手帖》。现代有学者径直把它系年于程颐25岁,理据显然不足。

  再看评价一事。朱熹还有一段话,很少有人深究它与《与方元宷手帖》的关系,特别值得讨论。《朱子语类》卷95《程氏之书一》云:“先生以伊川《答方道辅书》示学者,曰:‘他只恁平铺,无紧要说出一来。只是要移易他一两字,也不得;要改动他一句,也不得。’”朱熹这里对《答方道辅书》评价极高,说它平铺直叙,娓娓道来,增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答方道辅书》其实就是《与方元宷手帖》。《程氏之书一》题下有言:“凡入《近思录》者,皆依次第类为此卷。”查《朱子近思录》及《程氏之书一》,“方道辅”均仅一见(“方元宷”未出现),显然证明《答方道辅书》乃是朱熹对《与方元宷手帖》的称呼,二者异名而同实。

  因方道辅为福建先贤,闽籍理学名臣李光地(1642—1718)之子李清馥(生卒年不详)对伊川写给他的这些手帖较为关注。其《闽中理学渊源考》卷9《莆阳方氏家世学派》“推官方道辅先生元宷”条有云:

  方元宷,字道辅。元祐六年特科出身,官终威武军节度推官。少与程伊川先生同游润学,至老书问不绝。家藏伊川手迹十余纸,有比得二书,皆有与世背驰,求合古圣贤之语:“足下非混俗之流,其志道之士乎?愿足下精心致志,期于至而后已。”“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求入其门,不繇经乎?今之治经者众矣,诵其言辞,解其训诂,无用之糟粕耳!觊足下繇经以求道,勉之又勉。异日见卓尔于前,然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将不加勉而自不能止矣。”朱文公书帖后云:“伊川先生德盛言重,不轻与人接。今观其眷眷如此,则方公之贤可知也。”孙翥。(《莆阳文献》《闽书》)

  伊川究竟给方道辅写过多少手帖?《闽中理学渊源考》说的“家藏伊川手迹十余纸”,既是极言其多,更指硕果仅存者,这比朱熹说的两个“数帖”具体一些。据谭善心按语,除《与方元宷手帖》外,人们对这些手帖知其大致内容的,另有内含“应举耕田”四字的那一通。据“有比得二书,皆有……”,可知《闽中理学渊源考》增加了“足下非混俗之流……期于至而后已”一通。归结起来,伊川写给方道辅的便条至少有十几张,内容可考的仅有三张,内容最完整、后世最熟知的是《与方元宷手帖》。至于是否还有书法版本流传至今,待考。

  但是,李清馥所述的伊川手帖与朱熹跋语,有很多地方迥异于传世文献。最突出者,其引“今之治经者众矣……无用之糟粕耳”,与《二程集》《朱子近思录》相比,不独少了讲“买椟还珠”的那句,而且“解其训诂”之后阙“而不及道”四字,以致意义出现变异,那些由经以求道的正常做法被一棍子打死。另外,其引“德盛言重”,《朱熹集》作“德性严重”,差异极大;有意味的是,前者的文义胜于后者,朱子学研究者有必要引起重视。

  本文拿《与方元宷手帖》做考证,但对其成文的具体时间却无法确考。相比之下,找出伊川这一读经求道观的思想渊源不是难事。这里仅举一例。周敦颐(1017—1073)曾是伊川的老师,其《通书·文辞》说过:“文所以载道也……文辞,艺也;道德,实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噫!弊也久矣。”伊川受其影响,既认可“经所以载道”,“由经以求道”,又以为“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通书·文辞》没有用过“糟粕”一词,《与方元宷手帖》为何要用呢?又是在何种意义上用呢?

  放眼中国思想史,“注脚”“秕糠”“糟粕”之论层出不穷,也大多用来贬损经典。伊川写给方道辅的那张便条,尽管用了“糟粕”一词,其意却是为了真切地激活并敞开深藏于经典世界里面的那个可以让人手舞足蹈、受用无穷的大道。试问:经典读得再多,倘若对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境界毫无作用,那些经典不是无用的糟粕,又是什么呢?这个道理,人人听得懂,人人能够接受。所以,虽然伊川为人严肃,不太好接近,但《与方元宷手帖》这张便条中体现出来的常理,却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至今也并未过时。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