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郑烘原辞职与“知耻文化”
韩雪//www.workercn.cn2014-05-09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韩国总理郑烘原辞职的消息,引发韩国媒体和网友的热议。韩国NewOne新闻网评论称,现在国民对政府极其不信任,郑烘原的辞职,是政府重拾国民信任的一种做法。而韩国分析人士指出,总理辞职行为与韩国的知耻文化氛围有关。

    据媒体介绍,韩国社会辞职、自杀风盛行,涉事官员在辞职信或自杀遗书中,他们都将“愧对国民”、“深感不安”,“辜负了选民、党员对自己的信任”等,作为辞职或自杀的原因。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爱惜自己的名节,比平常人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与操守。

    这个消息,让笔者想起了前几年自杀身亡的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最近热映的电影《辩护人》据说就是以他为原型。2009年,卢武铉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他那让人褒贬不一、荣辱参半的一生。生前,他因腐败、裙带嫌疑遭到指控,身败名裂;死后却因以死谢罪、知耻敢当的勇气,赢得部分国民的惋惜和钦佩。

    卢武铉在自己的最后一篇博文中说:对自己哥哥及好友“受贿”事情表示“百口莫辩”。他表示,即使说自己不知情,也无法获得国民的原谅,“在那个情况下我已经无法说更多的了。我说什么都会招致人们的愤怒与嘲笑。我也没有脸再说什么了……现在只剩下低着头,向国民请罪的事了”。当时韩国媒体也指出:卢武铉是个有洁癖的人,但发生违背本人原则和价值观的事情时,他会作出极端的选择。

    可以说,无法承受的耻辱感是卢武铉自杀的直接原因。当然,单纯的耻辱感并不具备这么大的威力,韩国司法、行政部门的紧追不舍,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还有舆论监督、公众压力,联合起来,加重了“耻辱感”的力量,最终压垮了卢武铉。

    这种“耻辱感”就是一种敬畏心,只有知耻,才能控制自己、把握自己、约束自己,谨言慎行;只有知耻,才能对不好的行为脸红心跳,不敢触碰道德底线;只有知耻,才能明是非,知荣辱,解善恶,正确认识过失、错误、主动改正。中国人曾经信奉“知耻而后勇”,知耻是一种力量和境界。

    顾炎武曾说:“人之不廉,而至悖礼犯义,其源皆生于无耻。”的确,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官员腐败案例,无论贪腐数额多大,情节如何令人发指,渎职滥权捅的篓子多大,贪官们很少因为自责而选择终结自己生命的。而且,他们还会多方为自己辩解、开脱,利用一切手段为自己寻找“翻盘”的机会,缺乏真正面对罪恶从而真正忏悔以获得救赎的勇气。他们心中没有荣辱、没有敬畏,只有无尽的贪欲。“知耻”的是非观念被各种“潜规则”所替代,所以他们敢于违法犯罪,而且没有底线、没有边界。

    一些人之所以不“知耻”,除了个人修养的问题,还和周围的环境有关。如果“知耻”而廉洁与“无耻”而腐败的获得之间,如果“知耻”而守纪与“无耻”而违法的收益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甚至在少数地方,无耻的人更容易得到更多的利益,获到更多可见与不可见的“好处”,赢得“尊重”,那么,人们因“知耻”而尚存的良知会逐步消逝,不知羞耻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所以,营造良好的廉洁环境,弘扬“知耻文化”也很重要。既要注意思想教育、制度管理、监督规范,也必须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让官员懂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耻,知荣辱、明是非,有责任、有敬畏、敢担当。让无耻之徒没脸见人,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