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汉语国际传播事关国家安全战略
//www.workercn.cn2013-12-13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汉语国际传播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直接涉及国家安全的文化层面,应当与整个国家的安全战略相一致,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张维佳

  去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声明,在美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必须于6月30日离境,美方称不会为他们续签签证。这一事件表明,美国对中国传播中华文化是心存顾虑的。这件并非偶然的事件促使我们思考目前汉语国际传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汉语国际传播影响渐显

  汉语传播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12世纪,汉语就已经传到朝鲜半岛,并经其传播到日本。秦朝时,汉字传入越南,为“儒家文化圈”的形成拉开序幕。到汉代,汉语已经从东亚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亚和欧洲。特别是马可·波罗之后,许多西方传教士及有识之士络绎不绝来到中国,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西方世界。

  到了近代,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发展,国门洞开,被迫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逐渐式微,不得不从文化“输出模式”转到“输入模式”,汉语国际传播寸步难行。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经历了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适时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动承担起一个大国应该具有的历史责任,并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在这个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汉语国际传播已经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2004年4月,“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正式启动,标志着“国家汉语战略”正式浮出水面。同年11月,海外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到目前,我国已在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孔子课堂设在47个国家(地区)。

  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产生了很大影响,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孔子学院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大洲的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地区,其中仅美国就有96所孔子学院,占全球孔子学院数量近1/5,而许多亚非及南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数量屈指可数,布局不均衡。

  汉语国际传播面临的国家安全环境

  汉语国际传播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直接涉及国家安全的文化层面,应当与整个国家的安全战略相一致,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战略,至少可从三个层次来考察。

  第一,国内安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稳定。改革开放走过35年的风风雨雨,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也积压了很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东西差别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以及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人口红利”的减弱,这些都给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压力。二是生态安全。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地区只顾眼前不顾后果,采用粗放的发展方式,在产生巨大收益的同时也给本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由此带来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三是民族地区安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98%。近年来,由于一些宗教极端分子的煽动,加之我们的民族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内地落差大,不稳定因素有增长趋势。

  第二,环中国的国境安全。从目前国际形势看,上世纪以来的殖民主义活动正以另外一种方式蔓延,欧美国家的金融(经济)危机开始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嫁。除了颠覆西亚和非洲地区国家政权以外,美国又将触角伸到了亚太地区,在中国周边的东北亚、东南亚、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对中国实施战略包围。环中国的国境安全需高度重视。

  第三,国家能源安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资源的消耗量剧增,特别是战略能源将大量依赖进口,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稀有金属等。这样的局面反映出中国维护经济资源安全的迫切程度。以进口石油为例,2009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50%这个中间线。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为4.5亿吨至6.1亿吨,其中进口量将为2.7亿吨至4.3亿吨,进口依存度将处于60%到70%之间。保护中国的能源安全迫在眉睫。

  汉语国际传播要改变畸轻畸重的局面

  目前,我们文化“走出去”路径选择如汉语传播,与国家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

  从汉语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在欧美和亚太发达国家大力推广所带来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同样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底蕴的文化,从中提炼出的价值观念、制度精神、物质文明已经深深渗透到各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强行以西方世界为重点推广中国文化,则必定要经历从误解到接受的漫长过程。

  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需要调整,汉语传播的路径需要优化。

  科学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认真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内涵,从现代国家定位和发展的高度,科学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形成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统领下的各民族语言文字和谐发展的格局。从国家安全、公民权利的高度,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真正成为每个社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民族团结、区域发展的高度,大力推进双语双文化教育。

  科学定位民族共同语及其传播的性质。从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看,现代民族国家出现时期,国家范围内所有文化应被视为一个不同区域之间有一定差异的连续统一体。从国家安全维护和公民权利实现上看,种族、宗族、民系等地区性的社会身份逐渐被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所替代,使用和维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欧美国家有很多都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移民构成的多种族和民系的国家,但他们对内强调语言文化的统一,对外强调语言文化的差异。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处于民族国家这个阶段。因此,我们应该科学定位民族共同语及其传播的性质。对内,应该用“国家通用语言”代替“汉语普通话”,以彰显对国家统一、国家安全、公民权利和民族关系的重视;对外,用“中国语”代替“汉语”,以表明国家主权和国家地位。

  汉语国际传播的路径选择应与地缘政治和国境安全结合起来。我国陆地邻国共15个,如果再向远扩展,整个东北亚、中东、西亚、南亚及东盟都应该是中国的毗邻。“中国语”国家传播应当走向与中国关系密切和相邻的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的发展应当更加注重与俄罗斯以及与中国有地缘接触的周边国家的布局,通过积极友好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活动来促进两国的交往,通过民间的文化繁荣来巩固国家间战略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

  以汉语国际传播为载体的文化“走出去”战略要关注中国的能源安全。应该积极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东北亚、非洲、中东和南美国家广泛建立孔子学院,加强与该地区国家的文化交往,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提供战略保护。中俄在世界上是大国,中俄是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近年来,中俄之间能源合作不断增强,建成了中俄原油管道,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非洲共有20个产油国,其中有5个国家的产量占85%,拉美地区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1/8。因此,以汉语国际传播为载体的文化“走出去”战略应该重视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发展孔子学院。(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