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涅槃,从一所学校转型看职教发展
崔雨//www.workercn.cn2014-04-22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在埃及古老的神话中,有一种叫火凤凰的火鸟。这种美丽的火鸟每500年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在从卫生学校转而致力培养高端技能型卫生技术及健康服务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艰难又坚持地完成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这所学校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也许可以启示国内许多的职业院校,甚至那些面临着相似问题的地方高校。

  曾经的辉煌

  1843年的秋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秋天:美国传教士马高温带着一箱西药远涉重洋来到宁波传教,他在北郊租用了道教场所“佑圣观”的几间房子办起了设备简陋的诊疗所。从此,宁波第一家西医诊所诞生了。

  1875年,白保罗接替马高温,西医诊所改名“大美浸礼会医院”。1889年,兰雅谷出任第三任院长,大美浸礼会医院改名“华美医院”。1922年,兰雅谷把多年的薪酬和社会人士祝他60大寿的贺礼捐赠医院兴建大楼。1925年,兰雅谷在华美医院创办宁波华美护士学校。“当时,古朴典雅的华美医院大楼亭亭玉立于姚江畔,成为上个世纪20年代宁波最美丽的风景。”毕业于宁波华美护士学校、并担任过宁波华美护士学校校长、现定居美国的百岁校友倪素琴老人回忆起往事满脸的幸福。

  1952年9月,宁波华美护士学校与宁波医院医事技术学校合并为浙江省宁波卫生学校。时任副校长夏忠圣回忆,“白衣天使”们发扬南丁格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受到了各大医院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在书声琅琅的校园,走出了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周行涛博士;全国高等学校护理学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孙秋华教授;党的十七大代表、余姚市人民医院大内科护士长裘秀菊……

  发展的困境

  岁月的车轮来到21世纪,中专学校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逐年萎缩。宁波卫生学校也不例外,经历了宁波护士学校、宁波医学专科学校、宁波医学院、浙江医科大学宁波分校等历史沿革后,依然中专建制。中专的出路要么升格,要么并入其他学校。

  学校当然首选升格,但当时宁波已有宁波大学医学院,不可能同时存在两所卫生类院校。要升格只能在校名上做文章:不能出现“卫生”“医学”字样,师生们集思广益,比如宁波华美职业学院、南丁格尔职业学院、宁波白求恩职业学院等等。

  2004年7月,传承我国明朝著名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天人合一”理念的“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下来。当年学校开始招收高职学生,开启高职教育之路。

  然而,危机并没有因为升格而远去。如果说,2002年前后学校遇到的困难还是发展空间缩小,那么到2009年,学校几乎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已招生的10个专业中半数以上的专业初始岗位设置与行业资格准入不匹配,学生专业思想极度不稳,毕业生就业率全省倒数后三……

  转型的突围

  不在困境中突出重围,就在困境中默默消失。

  2009年,对学校来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带领全体师生突出重围的重任责无旁贷落在新一届领导班子肩头。

  当年10月,学校以新一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契机,初步形成了为卫生行业、健康服务产业双领域培养人才的思路。时任宁波市教育局教学督导的徐挺研究员回忆,2009年开学的时候,市教育局教学督导组到学校例行巡察,班子酝酿学校向健康服务业转型。督导组向市教育局领导汇报后认为具有创新性。

  向健康服务业转型,学校班子是有担忧的:这会不会意味着坚守了80多年的办学定位发生转变?社会认可度怎样?招生就业如何?老师们也有顾虑:原来的专业知识面临荒废,转型意味着急需充电补充新知识;原来学校以培养护士为主,名气大,转型意味着失去很多。

  担忧和顾虑不无道理:2009年,整个社会对健康服务业的认知比较浅显。当时还出现过这样的事情:讲起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别人总一脸茫然地问“在哪里?公办还是民办?”而提起老卫校,别人总面露喜色:“知道,知道。放心,放心。”

  经过充分论证,学校上下达成了共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迎来新机遇,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特别是健康产业迅猛发展带来新空间,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校将以相关医学类专业为基础,积极拓展护理类专业,大力发展健康服务类专业。

  高职的重生

  机遇往往可遇不可求。高职改革、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健康产业迅速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更带来难得机遇。

  2011年底,学校实施“十二五”规划,致力于培养高端技能型卫生技术及健康服务专门人才。2012年初,学校召开首次党代会,号召全体共产党员与全校师生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现代化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接着,学校更名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从而解决了制约招生就业、人才引进和社会服务的“瓶颈”问题。

  全校齐努力,学校迎来了华丽转身的时刻:学校坚持卫生行业的优势与特色,向健康服务产业拓展,抢占了先机、取得了主动,赢得了更多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从‘单一为卫生行业服务’拓展为‘为卫生健康双领域服务’不仅是战略选择,而且对整个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6月,原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孟群评价道。

  “领导班子充分考虑学校发展基础与发展实际,充分考虑社会需求,果断确立了‘卫生健康双领域服务’的办学定位,走出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同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考察评估后如此认为。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卫生行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建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利用行业优势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013年12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展情况通报》,介绍了学校探索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先进经验。

  学校与市贸易局、市民政局分别合作成立宁波家政学院、宁波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学校发起的宁波市健康服务产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宁波市家政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和省联盟宁波分中心相继成立。

  眼下,学校加快促进“卫生”“健康”两翼动态发展,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学校医学类、护理类9个专业继承优良传统、焕发新生机,健康服务类7个专业更显活力。2012届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名列全省第四;2013年文科投档分数名列宁波高职院校第二,理科投档分数名列宁波第三……

  抓住机遇,改革新生

  方言

  走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会为她出奇的整洁、宁静、优雅而感动。

  看着校园绿径上三五走过的身着护士服、头戴护士帽的学生,会感觉一丝安慰。

  遇到学校里的老师,平和的微笑中会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而所有这些眼前看到的景致、感受到的气氛,很难让人觉察到这个学校当年的挣扎和痛苦——不转型,政策已经收紧,学生出路堪忧;转型,师生尤其是教师要割舍一个世纪的“医疗”情结,那需要脱胎换骨的勇气,也要经受从里到外的个人煎熬——也就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所谓“脸面无光”“从头开张”。

  但是,一个呼之欲出的庞大且渐趋普及并高端化的健康护理市场,就那样摆在眼前。是适时转型,抓住市场机会,求得学校的新生;还是“不吃馒头蒸口气”,坚持待在已经从政策和行业层面日渐消失的自我空间中?

  其实,答案是无疑的,只有勇于变革,才能有一线生机。

  从这个角度讲,从生死攸关的转型过程中闯过来的这一所学校的涅槃,其实,就是国内很多高职院校的当前课题:一个空前的市场机会、一次从上而下的政策机遇,都日渐清晰地出现在职业教育面前。包括那些本来就有着职业教育背景、有着行业企业背景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面前。

  一个好的启发:在合适的时候,必须作出适合的选择;作出了选择,就必须全员全身心地投入各自的职教事业的探索中;在探索中,就必须坚定地按照自己的实力、定位,紧密地贴合住职业市场的需求。而在当前传统职业市场明显细分细化、大众化同时高端化的情形下,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高校,都必须放下优越感的“包袱”,实实在在放下身段,寻找自己的成功突破。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