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坚守
章丽鋆、李贝//www.workercn.cn2014-07-28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君如作精彩演讲。光明网记者 王树平摄

李君如

现场观众提问。光明网记者王树平摄

  曾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中央党校副校长。历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等。代表作毛泽东研究“三部曲”——《毛泽东与近代中国》《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毛泽东与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获第11届中国图书奖;《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全国“五个一工程”1991年度优秀论文奖;与夏禹龙合著的《邓小平的管理思想和领导艺术》获全国“五个一工程”1992年度优秀论文奖。

  走上讲坛时,我想起了一件事,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一批年轻的生命。

  去年9月,我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参加一个研讨会。会后,翻过天山,沿着伊犁河谷去霍尔果斯口岸考察,研究西部对外开放的条件等问题。车开到一个叫乔尔玛的地方。在路边,我突然发现有三间连着的小平房,其中一间房子的门开着,里面的墙上挂满了锦旗。出于好奇,我推门进去,房间的女主人和老伴向我介绍这些锦旗的由来。

  这家的男主人叫陈俊贵,1979年从辽宁入伍来到新疆,参加了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的天山独库公路大会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先后有168名解放军指战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陈俊贵告诉我,在这条造福新疆人民的公路上,平均每3公里就要牺牲1名年轻的战士。多么悲壮的故事啊!我的心灵感受到震撼。

  更让人震撼的,是陈俊贵本人。1980年冬,修筑公路的1500多名官兵被暴风雪围困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山深处,唯一与外界联系的电话线也被大风刮断,大家面临寒冷冻死、断粮饿死的危险。为尽快与40公里外的施工指挥部取得联系,陈俊贵奉命随同班长、副班长和另一名老战士去向指挥部报告,寻求救援。在海拔3000多米高寒缺氧的雪山上,他们顶风冒雪,艰难前行。可是,部队指挥部还没有找到,他们身上带的20多个馒头却剩下最后一个。在大家饥肠辘辘的关键时刻,班长作出了一个让陈俊贵一生难忘的决定:“我和副班长是共产党员,某某某是老兵,只有陈俊贵是新兵,年龄又小,馒头让他吃。”不久,班长和副班长先后无声无息地倒下了,陈俊贵和那个老战士掉下山崖被哈萨克牧民救起后,终于把施工官兵被暴风雪围困的消息报告给了指挥部。

  后来,陈俊贵因严重冻伤在医院接受了长达4年的治疗,并于1984年复员回到辽宁。娶妻生子、过着安逸的生活后,他心里仍时刻想念着班长。

  1985年冬天,他决定辞去稳定的工作,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回到了终生难忘的天山脚下,在离班长坟墓最近的一个山坡上搭了一间简易房子,为班长守墓。这一守,就是20多年。

  我听陈俊贵讲着这一感人的故事,忘记了疲乏和晕车的难受。接着,又在他的引导下参观了陵园和纪念馆。看到烈士陵园的碑文上写着“人是躺下的路,路是竖起来的碑”,我不禁流下了串串热泪。这次翻越天山,留在心中的,是永远不能忘怀的陈俊贵的故事,是永远不能忘怀的168名烈士的年轻生命。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故事?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生于心、外显于形的大善之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了解这24字是怎么形成的,在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自然领悟中把它们内化于心中,成为做人干事、处世待人的“一定之规”。

  因此,我今天重点讲一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哪里来的,怎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坚守。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