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中国国情的新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体会
李志勇//www.workercn.cn2014-08-01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化和拓展了对我国国情的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依据。深入学习研究中国国情理论的新发展,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提出始终“牢牢把握最大国情、牢牢立足最大实际”的根本要求,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论断。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他特别强调,“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管全局的。坚持“五位一体”建设立足初级阶段、牢记初级阶段,就是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以满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目的,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经济建设始终立足初级阶段,就是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政治建设始终立足初级阶段,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化建设始终立足初级阶段,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建设始终立足初级阶段,就是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始终立足初级阶段,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提出“历史和现实都要看、物质和精神也都要看”,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国情的全方位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他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从历史和现实、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集中概括了中国的5个最显著的特点,即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习近平对中国国情的新阐述,从历史深度理解和审视现实,从精神文化的高度认识和把握中国,拓展了认识视野,提升了认识境界,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把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提升到新的水平。

  洞察历史的轨迹才能把握现实和未来。习近平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诚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安身立命之本在于解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三个紧密联系的哲学问题,而“我是谁”、“我向哪里去”唯有向“我从哪里来”要答案。习近平认为,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只有深入到历史的深处,深刻反思昨天,才能真正读懂今天、科学预见明天,才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面对、迎接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透视文明的传承才能理解今天的中国。习近平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物质的东西重要,精神更重要。犹太人历经数次劫难而不灭,民族精神文化是其根本性因素。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祖先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形成我们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形成我们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形成伟大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只有把握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才算真正理解了中国国情。

  提出“让13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还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的重要论断,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认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根本价值指向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13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根本要义。

  实现这样的根本价值目标,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所以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总量虽大,但除以13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第八十位左右。中国城乡低保人口有7400多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有1000多万人,几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和落户城镇,还有8500多万残疾人。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2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差不多相当于法国、德国、英国人口的总和”。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目前的中心任务依然是经济建设,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这些新的认识成果,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涵盖物质、制度和精神,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和鲜活的现实感,呈现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