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建设关中城市群如何创新理念
//www.workercn.cn2014-06-03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广西 山路弯弯 李福民 摄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将贯穿我省东西的陆桥通道作为国家战略格局中的第一横轴。这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相统一,为我省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打造,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而加快关中城市群建设,必须重视解决好理念创新问题,即要走出传统的城乡分割和各个城市自顾自地发展,确立区域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相统一的发展理念,正确把握好城乡关系、城城关系、产业布局及城镇化动力机制等战略问题。

  一、树立城市群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相统一的发展理念

  城市群亦可称之为“区域网络城市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建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协调的城市(镇)群,进而通过城市群框架支撑和城市(镇)间的各种网络关系,产生对本区域农村的深度渗透,形成城乡一体、三产融合、四化同步的整体发展格局,同时创造出具有较强增长优势的区域“经济圈”或“经济带”。

  城市群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就在于它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使众多城市有机配合、有效互补,提升了城镇化的整体创造能力。还在于其坚持了统筹城乡发展理念,走出了传统城镇化剥夺农村、发展城市的路子,造成城市越发达城乡差距越大的不良后果,而是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步,形成了较大区域的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而且,城市群还具有从不同环境条件下出发,选择不同的、具体发展模式,尽可能地节省土地、有效配置资源等优势。由此,决定其在以人为本城镇化道路规划观下的客观必然性、经济合理性与人性化组合的整体有效配置。

  因此,加快关中城市群发展,必须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破解“二元结构”作为根本切入点。将传统的小农生产及自然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式;低层次、低水平和传统型的工业化路径及其方式,转变为高端化、高效益和新型工业化路径及其方式;城乡分割、城乡对立和城乡间孤立封闭型体制及其机制,转变为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和综合互动的体制及其机制。重点应打造城乡共享的创业、创新、创造环境,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生活城镇化高潮的形成。这就是要在推进发展方式综合变革的基础上,加快整个区域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迈进。

  二、树立同构相关多样化为主的区域产业体系发展理念

  产业发展是关中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根本所在。在区域产业的选择上,现在人们都比较多地强调“错位”发展,这在抽象意义上讲是对的。然而依据现代市场经济的产业发展规律来说,则应努力打造一种同构相关多样化为主、兼有广域相对多样化的产业体系。

  从产业集群的形成上讲,一个大产业一般都是依托一个大区域的规模化发展,而且必须是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的。通过竞争,众多的投资者围绕一种产业的总体方向,不断推进纵向、横向技术创新,形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产品品种空间的不断扩展,促使同一产业内部分工分业的细化和专业化协作的深化,从而在细分市场定位、细化技术专职下,实现同构产业广泛分层、分类、分项、分品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扩展产品市场容量,才能形成真正的有技术支撑的大产业、创出有品牌影响的大市场,才能成为真正有实力和成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我国沿海地区的诸多区域性产业集群,无一不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相反,如果简单地人为强调“错位”,企图避免或缓解竞争,表面上看是引导经济“合理”布局,实则是用自然经济理念和计划经济思路,扭曲经济规律作用、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这几十年中,关中以及陕西全省在产业发展上,始终没有经历市场冲击下的深度变革,这也正是优势产业没有树立起来的深层次根源。更甚者,人们误将合并当“集团”、将拼盘当“集群”,不在改革上做文章,而习惯于搞人为的拆装。加之投资主体单一、创业环境较差。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产业和企业,大都依托短期性的局部优势条件或市场机遇,在“襁褓”式的扶持下,采取粗放型的发展,结果是始终处于“弱不禁风”的状态,经不起外来冲击,除一两个资源性产业外,几乎无一逃脱昙花一现的怪圈。

  所以,加快构建关中区域性产业优势,根本是应强化市场竞争意识,打造同构相关多样化的综合立体分工体系。一是深化产业层次分工,延长产业纵向链条,形成同一产业的不断深入开发和“错层”、“错类”、“错项”、“错品”发展;二是深化产业流程分工,强化生产过程环节细分和产业组配,形成有研发地、有生产地,有主产区、有配套区,有加工企业、有组装企业的区域产业类别基地,强化产业发展横向协作和效率化发展;三是深化产业区域分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形成由点到面、由面到圈、由核心到外围的相关城市之间分层次、分类别的阶梯性、网络型相关转移发展。真正形成同构产业纵向分层、横向分类、基地分区,技术深度化、关联体系化、集群规模化的发展。同时,有条件地扩展不同的产业类别,进一步加强每种产业的相关多样性,推动更大区域的若干产业的相对多样化发展。最终将其打造为由几个具有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实力的大型产业做支撑,以同构相关多样化为主、兼有广域相对多样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三、树立有定位分工下的“四级城市”体系化发展理念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已明确提出,要构建县城、节点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四级城市框架,但从实践中看人们对四级城市建设的理解和规划把握上,尚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并未对各级城市的目标职责做出准确定位;二是对各级城市之间的联系和配套上缺乏认真研究;三是对各级城市特色化发展方面未能形成合理引导。依然是每个城市都独自谋求自个的发展,大小城市功能定位趋同、发展路径单一,缺乏应有的整体配合和体系化分工协作关系。为此,关键是应明确各层级城市的目标功能,形成一种各级城市有定位和彼此间组合体系化的发展。

  包括咸阳在内的大西安,无疑是关中城市群建设的核心城市。其目标是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而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绝不是一个城市孤立的发展,必然是一种其作为区域性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和相关经济圈的共同发展,这同关中网络城市群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作为核心城市,它承担对整个区域建设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关键是要从区域的整体上把握自身的发展,谋求一种“先人一步、多人一招、高人一层、助人一力”的发展。重点应在高端技术研创、高端服务打造、高端企业引进、高端产品开发上下功夫,走创新性和高端化、高效化发展的路子。次核心城市是辅助核心城市发挥带动、辐射功能的次区域级中心,应成为关中经济区的主要工业集聚地和产业园区。依据特有的资源条件,在同构相关多样化和广域相对多样化的大框架内,分别打造自身的重点产业,形成分工与协作相统一和特色化的发展。节点城市在关中城市群中发挥作用传导和区域连接功能,一般应处于次区域交通枢纽和边缘扩散区。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经济实力,真正成为城市群建设中的骨干支点;二要具有一定的周边影响力,尽可能地发挥好在次区域内及次区域之间经济社会方面的网联转接作用。县城作为县级政府所在地,对上承接上级城市的辐射与传导,对下连接城乡、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又是四级城市体系建设的基础。从长远看,必须不断强化突出民生性目标和综合、基础性要求,重视对大村大镇经济和居民集中区的培育,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提升。

  通过以上四级城市的定位发展,在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加之各级城市的交叉叠加作用,自然成长为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经济圈,形成“圈”内有“圈”,“大圈”套“小圈”,“圈”与“圈”连环相扣、互动作用的城市网络格局。同时形成不同级別的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以及不同层次间的城乡互动,最终结成一种既有规律而又不很规则的城乡区域经济结构关系,从而构建以西安为核心、几个副中心城市为骨干、一批节点城市作传导、县城为基础支点,各层级有活力、立体分工协调、体系连接合理、城乡互动发展的四级城市群体化网络框架。

  四、树立城乡互动的城镇化“双向作用机制”理念

  关中城市群建设,一定要改变传统的重城轻乡发展理念,发挥区域网络型城镇化模式路径优势,树立“双向作用机制”理念。关键是要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农村经济内在活力的焕发,发挥好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自我创业及发展非农产业的两个积极性。一方面,靠农村对城镇供给增强和市场扩展助推工业化发展,另一方面,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和发达工业创造的设施条件装备农业;一方面,让一部分农民进城转移就业,成为真正“离土离乡”的“城里人”,另一方面,让留守农村的劳动者发展非农产业或从事现代农业致富,成为“离土不离乡”或“不离土也不离乡”的“不在城里居住的城里人”;一方面坚持城镇带动下的传统方式农村人口城镇化,另一方面通过农村创业开发,实现“农村转变城镇”和农民就近、就地方式的城镇化。实践证明,只要发展理念得以转变,尤其是重视农村发展条件的改善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作措施得力到位,这种“双向对接”的城镇化变革是不难做到的,也是能够取得应有的成效的。

  (作者系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

  关中城市群建设,一定要改变传统的重城轻乡发展理念,发挥区域网络型城镇化模式路径优势,树立“双向作用机制”理念。关键是要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农村经济内在活力的焕发。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