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非遗事业进入新的时代
//www.workercn.cn2014-06-12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五、设施非遗

  欧洲、日本等国提出了“设施农业(Protected Agriculture)”这一概念。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是指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

  “设施非遗”这一概念,借鉴了“设施农业”的概念,将这一概念应用到非遗领域。设施非遗,为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非遗的集中展演展示搭建一个平台,为非遗的正常化、经常化、日常化服务公众提供体验、感受和交流的场所。

  2014年2月24日《中国文化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浙江步入文化“四馆”时代》的报道。浙江各地在抓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非遗馆建设,从三馆变为四馆。浙江11个市、90个县(市、区),坐拥443座非遗馆,基本形成省域全覆盖。为加快和推进浙江文化强省建设,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建造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其中综合性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列入了建设规划。浙江城乡,将非遗馆建设纳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畴,已形成共识。

  设施是事业的主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无形文化,也应当有形化,要虚功实做,软件硬抓,软实力要硬打造。目前浙江各地的非遗馆建设,在建设理念、建设类型、建设途径以及布展手段、运作管理、功能发挥等方面,呈现出类型多样、主题多样、门类多样、功能多样4个鲜明特点。不管是官办的、民办的,综合性的、专题性的,活态的、静态的,有围墙的、没围墙的,探索多种途径办馆,有条件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上。建设非遗馆的理念在浙江已深入人心。

  浙江各地在重点推进非遗馆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书场、戏台、文化礼堂建设,四大非遗设施,成龙配套,形成体系。特别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浙江每年建设1000个乡村文化礼堂,省文化厅部署开展“美丽非遗进礼堂”工作,要求将每个农村文化礼堂都建设为乡村非遗馆。

  各类非遗设施,已成为浙江各地地方非遗资源集中展示的空间、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的基地,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中小学生爱乡爱国教育的课堂、城乡居民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也成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六、生态非遗

  生态非遗,既是原生态非遗的概念,也是非遗生存环境整体性保护的概念。在非遗资源很丰富,或者非遗有鲜明特色的特定区域,应当采取综合保护措施,让非遗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并在相对良好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和发展。这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开放性、整体性的特点,并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标。文化部根据不同的文化形态,先后公布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陕北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等12个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仍处在试验性阶段,因此各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在以后条件成熟时正式命名为“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了探索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有效途径,浙江按照文化部的部署,并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精神,自2008年开始,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试点,按照各地文化形态不一、各有特色,在指导非遗生态区保护方式上也各有所重。公布了杭嘉湖蚕桑丝织文化、象山海洋渔俗文化、金华婺文化、绍兴越文化、景宁畲族文化、乐清工艺美术文化、江山廿八都文化、普陀山观音文化、龙泉青瓷文化共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试点。通过发挥各自文化优势,利用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文化内涵、地方特色,探索不同条件下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模式,维护文化的整体性、多样性。

  保护文化生态,宣传生态文化,是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重点文化区域的整体性保护,是我国非遗保护实践的一大着力点。生态非遗建设,既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更要强化保护区人民的文化认同和主体作用,不断提高保护区人民的文化自豪感,提升人民群众参与保护区建设的文化自觉。

  七、银幕非遗

  2014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浙江调研时强调,“要大力发展电影事业,把中国梦作为电影创作的重要主题,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必须注重中国人文元素的挖掘和弘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运用非遗元素、非遗题材、非遗项目,拍摄电影,逐渐成为电影市场一个新的热点和增长点,也成为扩大非遗宣传展示的一种重要途径。

  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投拍了一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土家族摆手舞”为题材的电影《摆手舞之恋》;福建寿宁县投拍了一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景观为背景的影片《爱在廊桥》;陕西紫阳县拍摄了一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紫阳民歌”为题材的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福建晋江县拍摄了一部再现“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的创始人柯贤溪传奇一生的电影《高甲第一丑》;河北蔚县拍摄了一部聚焦国家级非遗项目“打树花”和“剪纸”艺术的电影《窗花》。这些影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浙江,进入了非遗的银幕时代。近年来,浙江成系列投入拍摄非遗题材的电影,海宁的非遗电影《皮影王》、桐乡的《蓝印花布包裹的纯真岁月》、龙泉的《情系龙泉剑》、宁海的《十里红妆》、平阳的《木偶情缘》、苍南的《夹缬之恋》、泰顺的《廊桥1937》、庆元的《情缘廊桥》、舟山的《不肯去观音》、定海的《鼓舞海天》等,各地已经拍摄并播映了10多部非遗电影。

  这些非遗电影,以故事片的形式,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传奇人生为脉络,将当地传统的乡土的民间的草根的非遗项目融入其中,让观众领略和感受鲜活独特的乡风民俗和人文精神。这些影片,具有良好的精神导向和艺术价值,成为电影市场的黑马。通过电影传播方式,唤起全社会对“非遗”的关注。

  银幕非遗,很重要。这是在推进非遗多媒体数字化记录、非遗电视纪录片荧幕播放基础上的一个新跨越。从荧幕非遗到银幕非遗,标志着非遗的大宣传以一种新的方式得以呈现,也将引起更多的年轻人通过电影了解非遗,为非遗所吸引和打动。

  八、印象非遗

  印象系列,为张艺谋所倡导和打造。张艺谋“印象”系列好像已经有7部:《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当然很赚钱。张艺谋的“印象”,到底给大家留下了一些什么?到底是“好印象”还是“坏印象”?张艺谋的“印象”品牌还能红多久?虽然褒贬不一,但“印象”的确成为了景区的招牌,成为了当地的城市名片。

  张艺谋的“印象”,也在浙江复制,《印象·西湖》、《印象·普陀》,先后上演。“印象”这股风,也影响了非遗领域。各地的非遗资源都很多,地域特色都很鲜明,将非遗资源通过通体构思、艺术加工、综合组台、整体推出,成为浙江各地一种风潮。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千年山哈》、云和县的《童话云和》、天台县的《佛道音乐》、金华的《仙山婺水金华人》、舟山的《渔都风情》、宁波的《十里红妆》、丽水的《处州古韵》等,虽然不一定冠以“印象”之名,但多少有点“印象”的风格。浙江2013年、2014年非遗电视“春晚”,一定意义上讲,也属于“印象非遗”系列。

  张艺谋的印象系列,为实景演出,依托于自然风貌,展现地域风情,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成为其中的主要演出题材和元素。这些演出,当然不拘泥于展现民土民风,更注重娱乐性,特别是奇特的时空交错感、轻松愉悦、梦幻浪漫的观演感受,是这些演出的一大亮点。

  浙江各地的“印象非遗”,既注重当地民风民俗的整体包装推出,又注重一个个非遗项目的精彩呈现;既注重艺术性观赏性的提升,又注重原汁原味原生态原真性的表达;既注重文化表现形式,也注重灯光舞美音响和道具的改良和整体效果。特别是,相比与张艺谋的豪华投入,动辄上亿元,各地草根的“印象非遗”,往往投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最多也就上百万元。

  浙江各地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的实质性融合。浙江省文化厅会同省旅游局公布了一批非遗旅游景区和民俗文化旅游村,大力推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和传统手工艺项目进景区,大力推动民俗文化的全面恢复和弘扬,大力推动民间传说故事的发掘整理和在旅游景区的运用。草根的“印象非遗”,成为人们群众感受和了解非遗的好渠道、好途径。非遗丰富了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旅游景区让非遗扩大了传播;非遗让景区增添魅力,旅游让非遗增强活力;非遗使景区的人文价值大为提高,景区使非遗的商业景气不断提升。

  九、志愿非遗

  2014年4月21日,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电视电话会议,刘奇葆作重要讲话。4月23日,浙江省文化厅在德清县召开浙江省非遗志愿者社团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并全面启动浙江省美丽非遗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推进全省非遗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非遗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新世纪兴起了非遗保护热潮,浙江大力促进构筑省、市、县(市、区)、镇、村五级网络的非遗保护志愿服务团队,广泛招募具有文化情怀、文化艺术专业技能和研究水平,热心于传统文化的非遗保护志愿者。目前,浙江有10多所高校、8个市、30多个县(市、区)建立了非遗保护志愿服务组织,全省非遗志愿者社团注册会员1.57万多人,各地参与非遗普查和保护的志愿者达23万人。省文化厅业务主管的就有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省民间艺术研究会、省戏剧发展促进会、省婺剧发展促进会、省非遗保护协会、省企业家振兴民族文化促进会、省民俗摄影协会7个非遗保护社团。特别是以宗馥莉为代表的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同省文化厅启动浙江省濒危剧种守护行动,向全省“创二代”发出了《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倡议书》,引起新闻媒体热切关注。浙江省非遗志愿者队伍涵盖大学教授、文史专家、社科学者、文化工作者、中小学教师、大学生、企业家、农民等群体。浙江省非遗保护志愿者队伍已日益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力量和非遗保护的坚实基础。

  浙江各地充分调动非遗志愿者参与大型非遗展演展示活动、非遗普查保护资料整理和成果编撰、传统文化知识普及教育、传统文化艺术技能辅导、非遗馆讲解、文化礼堂服务等形式多样的非遗志愿服务活动。全省各地形成了一批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浙江组织开展了两批省级“非遗保护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了浙江省“精神家园守护者”评选活动,共有50名非遗保护志愿者获得荣誉。通过立典型、树形象和表彰先进,激励社会各界踊跃参与非遗志愿服务活动。全省形成了志愿参与非遗保护,非遗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贡献的浓厚氛围。

  十、共享非遗

  共享非遗,就是文化部门从大局出发,与相关部门加强开放合作,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与对外文化交流战略相结合,让非遗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让社会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让中华文明更广泛传播。

  相关部门的合力共建共享。浙江省文化厅与省教育厅联合公布了一批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推进校园非遗建设;与省旅游局联合公布了一批省级非遗旅游景区和民俗文化旅游村,共同开展“美丽非遗赶大集”系列活动;与省委宣传部共同推进“美丽非遗进礼堂”行动;与省文明办共同推进浙江美丽非遗志愿服务行动;与省委外宣办(网信办)共同开展网络寻访美丽非遗活动;与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共同推进非遗多媒体数字化抢救性记录;与省政协文卫体委员会共同推进浙江省濒危剧种守护行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互进、共同提高,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全省各地的合力共建共享。浙江开展以“共筑中国梦想,同护精神家园”为主题的 “美丽非遗赶大集”系列活动,运用文化遗产日、传统节日、文化节庆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展示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公布了46个省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促进传统节日全面恢复和振兴,展示浓郁地方风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浙江各地各类非遗节庆活动星罗棋布,各类非遗博览会特色鲜明,各类专题活动新颖别致,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城乡群众的合力共建共享。浙江在全省部署开展“美丽非遗进礼堂”系列活动,包括由非遗基地进礼堂、非遗传人进礼堂、非遗演出进礼堂、非遗展览进礼堂、人生礼俗进礼堂、经典祖训进礼堂、非遗馆进文化礼堂、非遗信息化进礼堂组成的非遗“八进”礼堂活动。通过非遗“八进”礼堂,丰富文化礼堂内涵,充实文化礼堂活动,增强农民群众对文化礼堂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更好发挥文化礼堂在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建设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跨越国度的合力共建共享。浙江认真执行文化部的对外文化交流任务,并自主实施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项目,积极推进非遗资源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近年来,浙江各地的许多非遗项目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活动中。积极组派团组参与海外“欢乐春节”活动、“中国文化年·浙江周”活动和国际友城交流活动。其中,长兴百叶龙先后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韩国、俄罗斯、瑞士等众多国家展演,受到了广泛赞誉。临安的十多个非遗项目,多次赴国外表演,从乡村走向世界。仅2013年统计,浙江组织了15个非遗交流团赴外展示,有35个非遗项目随团交流,访问了12个国家。“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诸多的非遗项目,从本来的一个家庭家族拥有,到一个民族拥有,到世界共同拥有。非遗国际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些交流活动,把天涯变成毗邻,成为宣传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成为加强与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激活其生命力,为社会文明进步提供精神指引和精神动力。为此,广大非遗工作者应当“乐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既要担得起当下,又要担得起未来,肩负使命和责任,推进非遗事业与时俱进,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