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1963国共高层的一次绝密会晤
———在134扫雷舰的护航下,848护卫舰沿珠江口向伶仃洋进发,于次日到达预定地点万山要塞
//www.workercn.cn2013-12-16来源:济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1958年,曹聚仁与女儿曹雷摄于上海。

  蒋介石父子托曹聚仁带回的溪口远景照片

  1956年以前,中共对台基本方针主要是武力解决。中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不仅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而且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对台湾的政策也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愿同蒋介石进行第三次合作的思想更加明确起来。

  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在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此后,对台政策的突出变化是不仅蒋介石集团包括在团结之列,而且明确了解放台湾的方式要力争和平。

  曹聚仁“愿做桥梁”

  1956年春天,著名无党派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手上带着一封中共中央给蒋介石的信,信中告诉蒋介石,将来祖国要是统一了,你们的地方军政大权仍归你们管,外交上交到中央就行了,除此之外如果你们地方建设有什么资金不足的,我们中央也绝对可以补贴的。

  蒋介石获悉中共提出“第三次国共合作”及完成统一大业的设想后,考虑再三,也产生与大陆接触的想法。当时,蒋介石正面临岛内和美国的压力。一则“台独”势力在日本成立了所谓“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二则美国也在密谋换下蒋介石,让更听话的人来当“总统”。

  蒋介石父子经过物色,最终确定曹聚仁为合适人选。曹是著名学者和报人,与蒋经国曾在赣州共事,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曹1949年之后住在香港,与国共高层都有联系。据曹聚仁的长女曹雷回忆:“1956年,我妈妈曾经接到一封我父亲的信,信里面附了一封给邵力子先生的信,大意说为了两党的和好、祖国的统一愿做桥梁前去北京,请邵老向中央转呈此意。不久邵老回复一简函,大意是欢迎他回来。”曹聚仁通过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介绍前往大陆。

  6月28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且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这是周恩来在公开场合第一次正式表达中共愿意同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的真诚愿望。

  1956年7月13日、16日、19日,周恩来先后由邵力子、张治中、屈武、陈毅等陪同,三次接见曹聚仁。其中7月16日,周恩来、陈毅、邵力子夫妇、张治中等,同他在颐和园昆明湖上泛舟三个小时,主宾之间谈的就是台海两岸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可能。

  8月14日,曹聚仁将周恩来与其会谈的情形以《颐和园一夕谈》为名,发表在他供职的《南洋商报》上,并于多年后编入了曹聚仁文集《北行小语》。此举向外传递了“国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重要信息,立刻在海外华人世界引起了震动。

  10月7日,周恩来在张治中、邵力子、徐冰、屈武、童小鹏、罗青长等人陪同下,宴请并同曹聚仁谈话,答复他,如果通过谈判台湾回归祖国,蒋介石将来总要在中央安排。台湾还是他们管,如果陈诚愿意做,蒋经国只好让一下做副的。其实陈诚、蒋经国都是想干些事的。陈诚如果愿到中央工作,不在傅作义之下,蒋经国也可以到中央工作。周恩来还真诚地表示,如果目前台湾方面有难处我们可以等待,希望蒋氏父子和陈诚也拿出诚意来。周恩来当时即指示中央对台办公室负责同志通知有关方面,对蒋介石、陈诚等人的祖坟加以保护,对其尚在大陆的亲属注意照顾。周恩来希望曹聚仁将此消息转达台湾当局。

  后来曹聚仁回港之后,向蒋经国详细汇报了与周恩来等人会谈的情况,以及蒋介石故乡的真实信息:“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当时,某些香港报纸曾发表不实报道,称蒋介石的故居和家里的祖坟已经在大陆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中被铲平,这些消息一度使蒋介石寝食难安。

  希望你们“把金门炸一炸”

  中共中央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一系列措施逐步影响到台湾内部,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严重不安,开始加紧推行“两个中国”的政策。面对严峻的形势,蒋介石希望大陆有所行动,以维系大陆与台湾的联系。1959年,毛泽东跟当时苏联驻中国大使透露玄机说,1957年蒋介石曾经托人带话给周恩来,希望我们能好好地把金门炸一炸、打一打。

  1958年,国际局势紧张,美国对我国台湾的干涉也进一步升级。是年8月23日,大陆万炮轰金门,采取“直接对蒋,间接对美”的指导方针。大陆用炮火与台、澎、金、马保持“联系”,维持中国内战的态势,拖住美、蒋,粉碎美、蒋达到“划峡而治”的计划。在炮击金门时,毛泽东曾请章士钊写信给蒋介石,并把“联蒋制美”的方针事先告知了台湾。台湾当局也心领神会,拒绝了美国要求国民党从金、马撤退制造“一中一台”的阴谋。8月的一天,毛泽东再次接见曹聚仁,让他把中共主要是对美不对台的底细转告蒋氏父子。曹以记者‘郭宗羲’的名义,在新加坡《南洋商报》发表文章,透露了炮轰金门的“醉翁之意”。

  万炮轰金门,实际是在“帮助蒋介石守好金门”。台湾当局对此心领神会,拒绝了美国提出的从金、马撤军的要求。可见这也是中共和平解放台湾政策的一部分。

  进入1960年代后,美国一方面加强与中国政府的接触,另一方面又向台湾当局施加政治、经济压力,继续推行“两个中国”的政策,美蒋矛盾加深扩大。毛泽东认为这是开展对台工作的好时机。1960年5月22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研究商讨后,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确定了对台的总方针: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能落到美国人手中。我们可以等待,解放台湾的任务不一定由我们这一代完成,可以留给下一代去做。

  1962年1月4日,张治中发出经周恩来修改的致陈诚信,正式传达了当时大陆对台湾工作的“一纲四目”方针。“一纲”是: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其他一切问题悉尊重台湾领导人意见妥善处理。“四目”是:(一)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由台湾领导人全权处理。(二)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三)台湾之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台湾领导人意见协商决定,然后进行。(四)双方互约不派遣人破坏对方团结之事。此信在周恩来修改后,曾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传阅。周恩来还在这封由张治中先生给台湾当局的信的背后,写了这样四句话:“局促东隅,三位一体。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一纲四目”实际上是毛泽东、周恩来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构想的具体化。“一纲”,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四目”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既维护了民族大义,又尊重了台湾的现实,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

  中共表达的和谈诚意和提出的具体建议对台湾当局深有影响。蒋介石称:“两个中国”及“中立主义”的幻想,不明事实,不明道义,不负责任,美国不应对此事加以考虑。陈诚则表示说,他要对历史作交代。只要一息尚存,决不会接受“两个中国”。

  台湾还表示:今后不用红色中国、共党中国,而称中共政权。提到他们自己,不再称自由中国而用中华民国。蒋经国又托人表示:不再派人到大陆进行敌对活动,还说进一步派人到大陆谈判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的。

  南海密谈至今尚未完全解密

  1963年底,经过通信和有关人士沟通,国共双方关系有了新的进展,决定在南海举行高层密谈。关于如何商定的密谈时间、地点,以及双方的参加人员,至今尚未完全解密。

  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吴瑞林生前有回忆文章和回忆录,讲述了1963年底他为周恩来总理的一次护航行动。直至30多年后,吴瑞林才从他的老战友、原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口中得知,周恩来此行有绝密目的。可惜吴瑞林知道这一消息3个月之后便与世长辞了。1997年,纪念吴瑞林的文集《最可爱的人》出版,文集中收入了一篇罗青长的文章《他曾为周总理护航——— 回忆吴瑞林同志二三事》,最先披露了两岸高层领导人曾密晤一事。

  据吴瑞林回忆:1963年12月初,海军通知我和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前往北京,萧劲光司令员将向我们传达毛主席的指示。会议结束后,时任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的罗青长突然到我的房间。他说:“我是刚从总理那里来的。我来向你传达一个重要任务。总理要去视察珠江口。”我问:“有多少时间准备?”他说:“五天时间以内。”他又说:“此事,保密第一,安全第一。这是绝对重要的。”

  12月7日,也就是罗青长与吴瑞林所约定的第五天,周恩来按时来视察黄埔,与他同来的有陈毅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与蒋介石父子均有历史渊源的国民党原高层人士张治中先生,随行人员还有童小鹏、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兼国务院对台办公室主任罗青长,他们由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陪同,从新洲乘船到达黄埔,吴瑞林到新洲将他们接过江来。

  在134扫雷舰的护航下,848护卫舰沿珠江口向伶仃洋进发,于次日到达预定地点万山要塞。

  罗青长回忆:在周总理此次重要的秘密会晤的几天里,吴瑞林同志又亲自带领三艘军舰,在附近的海域里进行了小分队军事演习,以掩护会晤的顺利进行。

  关于这次密谈的客人与内容,1998年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周恩来》曾披露:1963年12月,他(周恩来)又专门到广东中山县孙中山的故乡向台湾派来的一位客人具体阐述了“一纲四目”的内容。由于这次会见是秘密的,所以在合影的时候,那位神秘的台湾客人不见了。

  这位“神秘的台湾客人”(罗青长曾回忆称是两位)究竟是谁至今尚不确定,有待进一步解密和考证。1996年1月,香港《南华早报》曾发表一篇来自祖国大陆的新闻,点出参加这次秘密会晤的是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或者其中的一位;同年4月,香港某杂志发表了“文诗碧”的一篇题为《周恩来确在南海某岛秘密会晤蒋经国》的专稿。该文点出了国民党参加会晤的不是蒋介石,也不是陈诚,而是蒋介石的儿子、时任台湾国民党“政务委员”、台“国防部政战部副主任”的蒋经国。

  此次秘密会晤后,周恩来继续坚持不懈地对台进行争取工作,他不只一次讲道:对台工作急是无用的,今后可能会拖下去,我们这辈子如看不到祖国统一,下一代或再下一代总会看到的,“我们只要播好种,把路开对了就行。”

  1965年7月,毛泽东与曹聚仁谈话中间,毛亲笔写了一首词《临江仙》,其中有两句是:“明月依然在,何时彩云归。”表达了毛泽东“国共再携手,一笑泯恩仇”的诚意。7月20日,蒋介石由蒋经国作陪,在自己的官邸日月潭涵碧楼听取曹聚仁密访北京报告。曹聚仁向蒋氏父子出示了毛泽东所写的《临江仙》词,并逐条介绍了中共开出的条件,蒋氏父子经过一番斟酌讨论,也加入了他们的一些意见,由此形成了一个草案,当时称为“六项条件”。其大意为:1.蒋介石偕同旧部回到大陆,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区,仍任国民党总裁。北京建议拨出江西庐山地区为蒋介石居住与办公的汤沐邑。2.蒋经国任台湾省长。3.台湾不得接受美国任何军事与经济援助;如财政上有困难,由北京照美国支援数额照拨补助。4.台湾海空军并入北京控制。陆军缩编为4个师,其中1个师驻在厦门、金门地区,3个师驻在台湾。5.厦门与金门合并为一个自由市,作为北京与台北间的缓冲与联络地区。该市市长由驻军师长兼任。6.台湾现任文武百官官阶、待遇照旧不变。人民生活保证只可提高不准降低。但由于1966年5月“文革”全面爆发,风云突变,民主党派人士受到严重冲击,蒋介石也心存疑虑,“国共第三次合作”因此搁浅。(摘自2013年第11期《同舟共进》)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