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一战断想
本报记者 杜献洲//www.workercn.cn2014-07-30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一战中的法国军队。资料图片

  1915年的伊普尔战场形势图。当年4月22日,这里成为第一次毒气战的战场。资料图片 

  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

  ——李德·哈特

  一、偶然?必然?

  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大战起因,因立场和视角不同,观点纷杂。

  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学家、国际政治学者、社会学者等,各有解读;当时的分析与后来的研究,不尽相同。梳理各种观点,能拓展对战争的理解深度。

  一战导火索,清晰简单。1914年6月28日早晨,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和夫人索菲访问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青年用左轮枪射杀。

  谁点燃了一战导火索?哪个因素解释力最强?“德皇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要打仗?”电影《西线无战事》中德军士兵的疑问,也是历史学家持续探究的课题。

  有学者认为,有的国家外交部门推波助澜,难逃其咎。史料记载:截至7月23日,斐迪南大公遇刺已过去三周半。人们的情绪已经冷却,大家开始操心其他事物。“没人认为,这是一件值得用武力去报复的罪行”。风暴中心的德皇威廉二世也认为:不会有大战……法国和俄国也没做好准备。

  然而,7月13日,奥匈帝国驻柏林大使,添油加醋地向国内汇报:德国对维也纳不采取行动感到很紧张。当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政府照会的消息传到彼得堡时,俄外交大臣萨佐诺夫如同“被电击了一下”,反复说服尼古拉二世下令启动战争动员。

  闻讯,恐惧中的德国也号令动员。双方的动员,加深双方的恐惧……

  此时的奥匈帝国,“企图以二流国家的物力扮演一流国家的角色”,企图在对外的每个方向都彰显强大。

  英国战略学家李德·哈特认为:“如果,此时需要挑选三人为这场战争负主要个人因素之责,这三人就是贝希托尔德(奥匈外交大臣)、康拉德(奥匈陆军大元帅、总参谋长)与小毛奇(德军总参谋长)。”尤其是小毛奇,先是把奥匈帝国推进战火,然后再跳进去拯救奥匈,如同提着油桶去救火。很明显,李德·哈特的观点是站在英国的立场。

1 2 3 共3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