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解开薄弱高中发展的“死结”
//www.workercn.cn2014-04-01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薄弱高中发展“破局”,既要考虑到普通高中发展的大方向,又要结合学校实际脚踏实地稳步发展;既能孜孜追寻美好的教育梦想,又能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终而实现学校的自主创新发展。

  ■陈如平

  在当前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大背景下,薄弱高中的普遍存在已成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面对的巨大挑战。

  薄弱高中的形成有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具体而言,有历史积累的原因,有政策调控的原因,有资源支持的原因,也有办学者自身的原因。概括起来,关于薄弱之源有三种主要观点:

  一是办学条件说。相对众多老牌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而言,薄弱高中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从全国来看,尚有为数不少的高中校办学条件仍不达标,以至改善办学条件反复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治理的重点工作。与此相关,薄弱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特别是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匮乏,直接导致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的整体落坡。

  二是发展策略说。由内外部发展环境相对恶劣导致的发展视野狭窄、办学思想保守、发展思路模糊或定位不清,加上承受高考应试的压力和面对不甚理想的高考成绩,往往让薄弱高中苦不堪言、难以自拔,陷于“优质资源缺乏——管理方式落伍——高考成绩不佳——优秀生源几无”的怪圈之中。而对于如何发展薄弱高中的问题,只见到下决心大力改造等方向性规定,却缺乏实质、有效、指导性的发展策略。

  三是发展动力说。尽管不乏个别薄弱高中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咸鱼翻身”的成功个案,但从全国情况看,薄弱高中校长和教师的士气普遍不高,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自信严重不足。

  目前,对于破解薄弱高中的发展难题,国内学术界不乏有识之策,学校实践层面也有一些积极探索。但具体到一所学校的发展,如何既能考虑到普通高中发展的大方向,又可结合学校实际脚踏实地稳步发展;既能孜孜追寻美好的教育梦想,又能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期“牵一发动全身”地终而实现学校的自主创新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破解困局。

  第一要找回自信。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学校而言,命运都在自己手中。薄弱高中在历史上都曾有过辉煌之时,应以此来确立未来发展的高度,把缩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作为发展的指标,并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同时,薄弱高中完全可以抱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大胆改革创新,坚信自己的理念和努力终会“修成正果”。薄弱高中应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创造一个催人上进的环境氛围,提升干部教师乃至学生、家长的士气,甚至可以“自信教育”作为薄弱高中发展的第一要义。

  第二要找准定位。鉴于当前的教育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提高学校应对复杂环境的适应变化能力,应是薄弱高中有效发展的重要策略。正如在作战双方相互僵持的战场环境中必须找到破局之道一样,薄弱高中的“破局”必须做好学校的发展定位。按照组织生命周期论的说法,一所学校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诞生期、爬坡期、上升期、稳定期、高原期等,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学校定位就会有所不同;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发展的实际路线也不能完全平直,而会出现曲折。薄弱高中应按照学校发展的周期性,初步判断自己目前的位置和状态,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对教育的要求来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正所谓“贵在有自知之明”。事实证明,学校发展定位对薄弱高中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第三要找到优势。每所学校都有自身的优势,这些优势就是学校发展的“看家资本”,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这些优势。在这方面,最常用的环境分析技术有助于学校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维度,来寻找、发现和确定自身的优势:在内容上,可着重从学校管理、课程设置、特色教育、学生发展、教师队伍、课题研究等多方面列举优势,有时特色也是优势;在途径上,重点可以从学校发展最好的时期、学校近年来所获得荣誉、社会对学校的美誉等方面寻找优势的线索;在具体方式上,可采用问卷调查、问题诊断、专家咨询、家长座谈、校友访谈等,有时思维导图也可以清晰地罗列学校的具体优势;最后,将这些优势作为启动学校新一轮发展的起点。

  第四要找好抓手。无论学校设计多么理想、多么美好,关键还要看实施途径、操作手段、主要载体是否适用、是否可行、是否有效。在多年指导学校发展的经验中,有三种方法值得薄弱高中借鉴运用:一是办学理念提升,可以采用“漏斗式归纳”的方法,层层提炼,明确学校的育人目标和育人方式,确立学校发展的主要内容、基本内涵和重要主题;二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整体考虑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内容、发展策略,特别是在学校发展方式的选用上,要强调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围绕育人目标,整合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科学设置学习内容,合理选择实施方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完整的课程体系。一些地方的学校将课程体系建设作为课改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应对策略,薄弱高中也不妨拿来作为学校发展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妙果。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