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萤火虫的缤纷世界
//www.workercn.cn2014-04-02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 用延时摄影技术捕捉的夏夜森林中的萤火虫照片。

▲ 东莞松山湖景区曾现瓶装萤火虫。

▲ 南京紫金山现“萤火虫路”,专家呼吁理性观萤。

  李国政

  提到萤火虫,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浪漫”、“梦幻”这些美妙的情境。为了在城市重现这一幻境,去年夏季一些地方刮起了引进萤火虫展览热。然而,上万只千里之外引进的萤火虫,短短几天内死亡就达一半以上,展示现场“只见尸体,不见荧光,更不见浪漫”,引发了舆论一片哗然。夏季即将来临,希望这样的人为展示不再出现,对萤火虫这种观赏类昆虫,我们该怎样科学保护和展示利用呢?

  人文光芒闪烁久远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三千年前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其中的“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在自然界庞大的昆虫家族中,萤火虫是少数能让古人产生诗意和美感的昆虫之一。

  我国古代常有诗人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的浪漫,“微萤不自知是晚,犹抱余光照水飞”的含蓄,“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的感慨,等等。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更是借萤火虫把人间的悲欢离合写成了千古绝唱。而出自骆宾王《萤赋》的:“光不周物,明足自资”和“处幽不昧,居照斯晦”,则赋予了萤火虫一种高贵品德,暗喻了一种淡定的处世之道。

  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烂的草或根变化而成的,所以有“腐草为萤”的古语。古时萤火虫的别名很多,有夜光、夜照、耀夜、熠耀、景天、救火、据火、挟火、宵烛、宵行、丹鸟、丹良等。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就曾经说过:“萤之类初如蛹,腹下有火。数日能飞者,茅根所化,为萤……”《花镜》一书也有记载:“萤火一名景天,一名熠耀,又名夜光。多腐草所化。”

  自古萤火虫就是可以赏玩的。隋炀帝杨广在东都洛阳景华宫放萤的有关记载这样描述:“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清代时市场上就有捉萤火虫来卖的了。李斗《扬州画舫录》中有萤火虫灯的记载:“北郊多萤,土人制料丝灯,以线系之,于线孔中纳萤。其式方、圆、六角、八角及画舫、宝塔之属,谓之‘火萤虫灯’。”

  家喻户晓的“囊萤夜读”故事,说的是晋朝学子车胤因家中贫困无钱买灯油,每到夏天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多孔的囊内,借荧光来看书,最后官拜礼部尚书,故《三字经》中有“如囊萤,如映雪”。清朝的康熙皇帝还曾捉萤模仿,求证这个故事的真伪。

  在没有电的年代,会发光的萤火虫自然受到孩童的喜爱。“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天上小星星”,就是描写萤火虫的民间童谣,正是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伴随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渐行渐远的隐忧

  萤火虫是夏季夜晚常见的昆虫。每当夜幕笼罩,萤火虫就从草丛、树林和小河的两岸飞出,一只两只……成百上千的萤火虫在你面前飞舞,点点荧光与天上闪烁的星光交相辉映,为乡野林地平添了几许温馨而浪漫的意蕴,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然而,近年来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却于我们渐行渐远,部分地区越来越鲜见,许多城市甚至多年绝迹。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有萤火虫2900多种,中国大陆已经发现了150多种,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发现了近60种。根据幼虫的栖息地,萤火虫可划分为陆栖、水栖和半水栖三个品种。作为一种夜行性昆虫,萤火虫从卵、幼虫、蛹到成虫,经历着完全变态的生活史,对生存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它们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一旦栖息地环境被破坏,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除了自然天敌外,近年来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由于很多种类的萤火虫不喜迁徙,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它们也不会迁到别处去,这样一来,有时等待它们的命运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破坏了河道,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在我国,由于近年来工业化带来的各种污染、城市的大规模开发以及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一些地方土壤、水和空气质量恶化,自然环境被破坏得越来越严重,这使得萤火虫的生存也遭受到严重的威胁,特别是河流的污染和岸坡水泥化,对水生类萤火虫影响很大。

  萤火虫主要利用闪光进行求偶,雌雄之间发出特异性的闪光信号以寻找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里各色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甚至屏蔽其闪光信号,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

  现在绝大多数儿童没有在城市中见过萤火虫,而90%以上的中青年人和几乎所有的老年人在以前见过,但现在没有见过。随着萤火虫渐渐从我们身边消失,很多人便只能在诗词、歌谣和童话里寻找这些小精灵了。

  人工引入难圆梦

  萤火虫是为数不多的会发光的观赏类昆虫,这也是它们吸引人们眼球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为了在城市重现荧光幻境,人们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一些城市举办荧光盛会活动,从外省千里迢迢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内人工放飞。许多网店也在每年的“七夕”前将活体萤火虫作为热销的“浪漫利器”,打出“我的爱只为你发光”等动人的宣传语。然而,无论是大批引进,还是网上百十只的零售购买,萤火虫的成活率都很低,成活期也很短,以至于商家费尽周折、买家花费了不少金钱,浪漫初衷却难以实现。

  萤火虫在商业展示中倍显“娇嫩”,源自它们特定生活环境的突变及其固有生活习性所致。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多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进行长途迁徙,如果在运输途中耽搁时间太久,运输条件又不够好,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萤火虫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这就不难理解水土不服的萤火虫为何在人工展示过程中会成批死亡了。

  有专家就此指出,萤火虫人工饲养的难度很高,大量的野外捕捉会破坏萤火虫的生存空间,影响它们的正常繁殖,进而破坏生态平衡。因此,不恰当地引入和放飞萤火虫来营造浪漫,并不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展示方式。不少人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环境。

  大自然是一个环环相扣、共存共荣的统一体,任何生物离不开生物圈单独生存。萤火虫是肉食甲虫,它们的幼虫以各种蜗牛、螺类、马陆等无脊椎动物为食,对于萤火虫这样爱干净的动物来说,脏一点的地方都有生存困难。因此,必须要有一片面积不小、食物合适的干净栖息地,它们才会留下来。

  近些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欠了很多环境账,想要在城市里重建一片自然环境并不容易,但如果做到了,来的肯定不只有萤火虫。因此,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熊猫如是,白鹳如是,萤火虫也如是。萤火虫人工引入放飞后大批死亡的事件告诉人们,不要仅仅把眼光放在萤火虫身上,而应该多想想如何让城市对自然更友好,才能让萤火虫更多地回归城市。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